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2025.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修建郑国渠、白渠、龙首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灌溉条件,小麦种植进一步推广,水稻在水利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始大量种植。这反映出这一时期关中地区 A.农作种植由粟黍为主转为稻麦为主 B.铁犁牛耕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 C.灌溉条件改善改变了粮食种植结构 D.域外农作物传入促进人口增长 2.一些地理学家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河川时期、内海时期和海洋时期。河川时期的文明主要局限于河谷,内海时期,地中海是文明的主要舞台。其中“海洋时期”则应开启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C.三角黑奴贸易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经突破12.1万架,2023年其保有量达到约20万架。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将达22万架(如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我国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A.传统农业完成了升级换代 B.人工智能水平领先于世界 C.农业生产智能化不断发展 D.粮食的播种面积大幅提升 4.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四民月令》,从田庄的角度出发,记载其从正月到十二月的例行活动,包括耕地、播种、分栽、耘锄、收获、储藏等一系列农事安排,较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知识。书中不少地方论及农业技术,如稻秧移栽、果树压条繁殖,都属于当时先进的生产经验。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松动 B.政府极为关注农业 C.地方割据势力壮大 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5.恩格斯指出:(工人)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材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促进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②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③恩格斯由此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④工业革命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视 7.《汉谟拉比法典》第78条规定:“倘居住房屋之自由民以全年之租金交与房主,而房主于未满期前令房客迁出,则房主······应丧失房客与彼之银。”此规定 A.打击了贸易欺诈行为 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体现了租赁契约精神 D.确保了市场秩序稳定 8.中世纪早期的有偿借贷以生活性的消费借贷为主。为保护穷人,西欧教会和世俗国家在法律上禁止有偿消费借贷。中世纪中期以后实行差别化的管理,规定生活性消费继续实行无偿借贷,允许生产性和商业性的消费实行有偿借贷。这主要是由于 A.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B.平民阶层的联合斗争 C.教会王权的矛盾调和 D.城市商业的不断发展 9.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人的体质。1866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