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7948

1.2内环境的稳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73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环境,稳态,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 人民教育-出卷网-(2019年版)第1章 课题 内环境的稳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题是稳态的概念,它是建立在上一节内环境概念的基础上。本节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是本章内容的核心,也是后续章节的基础。教材内容安排遵循从宏观体验到微观认知的学习规律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的学科规律。首先由真实问题情境引发探讨内环境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模拟探究实验结果和调查体温日变化规律体验pH和体温的稳定,由此建立内环境稳态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形成对稳态调节机制的一般认识;通过实例分析等,说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然后,在正文后面安排阅读资料“稳态概念的发展”,从而将稳态概念从个体水平拓展到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生态系统水平,帮助学生在开篇章节中就建立对稳态概念的全面认识,并为后续《生物与环境》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人体消化、呼吸、循坏、泌尿等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为学习稳态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学生对于常规体检血液生化检测、发烧、腹泻、高原反应、中暑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等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建立稳态的概念提供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攻克重难点。除此之外,高一学生已经建立了内环境概念,同时探究了“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以及具备了相关的化学知识,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本节课的内环境稳态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从不同的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中深刻体会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特点,明确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以pH、体温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阐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分析血液生化检查、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结果能够阐明稳态的含义和特点,认同生命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及动态平衡等特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阅读教材的图文资料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阐明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够科学的分析解决有关社会、生活问题,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并运用这方面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3.通过思考.讨论稳态失调的实例,举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以及内环境稳态对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4.通过阅读教材中“稳态概念的发展”明确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认同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普遍存在稳态。(科学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学习难点: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预习进行自评 二、课中学习进行互评 三、教师结合自评和互评,重点根据学生实验课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和课时作业完成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估,并提出改进性的建议。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活动1 【观看】播放“太空冰雪实验 太空“冰球”是热的”视频。 【展示】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的航天服 【提问】将航天员类比为人体的细胞,机体是否有类似航天器和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呢?学生活动1 【观看】“太空冰雪实验 太空“冰球”是热的”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