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7999

5.1.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0055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1.2,生长素,生理,作用,课件,30张
  • cover
(课件网)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通过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学习,总结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为依据,分析生产、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1.生长素的作用方式及特点 (1)作用:既能 生长,也能 生长;既能 发芽,也能 发芽;既能防止 ,也能疏花疏果。 (2)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 ,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的信息。 (3)作用特点: ,即 时促进生长, 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落花落果 细胞代谢 调节代谢 两重性 低浓度 高浓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阅读教材P50,完成知识填空: 低促高抑 2.生长素作用特点的表现 A B C D E F G H 活动一:分析曲线,归纳相关结论: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两重 性。 对同一器官而言,如何划分低浓度和高浓度? 对同一器官,生长素浓度不同,所起的生理作用一定不同吗? 提示:图中C、E、F点。 提示:图中G、H点,浓度不同,生理作用却相同。 mol/L 2.生长素作用特点的表现 A B C D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效应往往不同。 根、芽、茎的敏感程度大小为 。 根>芽>茎 思考:敏感程度大小与最适浓度有什么关系? (如生长素为浓度10-6mol/L) 提示:反相关 mol/L 2.生长素作用特点的表现 ③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单(双)子叶植物敏感程度: 。 另外:幼嫩细胞比老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 幼根 老根 双子叶>单子叶 更大 3.两重性的实例 ①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 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如上图、下左图。) (1)顶端优势 阅读教材P50,理解其概念及产原因: 思考:分析下右图,为什么去掉顶芽后,顶端优势就能解除? 思考: 第1、2组处理的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组别 侧芽增加的长度(mm) 1.保留顶芽 3.4±0.5 2.去除顶芽 16.0±2.7 3.去除顶芽,外施生长素 1.8±0.6 活动2:分析实验,探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 第2、3组处理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不能 提示:侧芽生长受到抑制与生长素的积累有关 提示:侧芽生长受到抑制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到侧芽。 ② 产生顶端优势原因分析: 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地往 运输; 生长素浓度低 → 生长; 生长素浓度高 → 生长。 2 > 3 > 4 > 1 抑制 促进 2 3 4 2 1 3 4 顶芽 促进 侧芽 抑制 比较浓度大小: ③ 顶端优势的相关应用:棉花打顶(去掉顶芽) 顶芽 侧芽 顶端优势的应用 树木修剪———改善树型 棉花摘心———增加产量 树木粗壮———木材质量 解除顶端优势 利用顶端优势 (2)根的向地性 活动3:建构一个关于“根的向地生长”的解释模型。 (提示: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 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高。) 根 重力作用 根中生长素横向运输 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 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 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高 远地侧生长受到促进 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 生长较快 生长较慢 根向地生长 重力 根 茎 活动4:推理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思考1.为何根、茎中生长素的分布状况相似,但生长方向不同? 思考2.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能否完整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近地侧 远地侧 近地侧 远地侧 (抑制) (促进) (促进) (促进) 不能 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 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 D.高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