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810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1空气与氧气 培优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837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空气,氧气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1空气与氧气 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D D C C A B B C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D C D B D C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压缩空气瓶”所装气体成分与空气类似,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2.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所以稀有气体也有价值,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氧气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燃烧,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D.按体积分数(不是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解: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会受热膨胀,活塞先向右移动;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剩余气体总体积变为原来的,恢复到室温后,再向左移动,活塞在4厘米刻度处停止。 故选:D。 4.解:A.①中集气瓶产生大量白烟是现象,空气与红磷发生了化学反应是结论,故A错误; B.②中根据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的证据,得出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反应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因为并非所有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反应,故B错误; C.③中得出某血管是小动脉的结论,基于的证据是观察到血管中的血液是鲜红色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静脉血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鲜红色的,故C错误; D.④中能得出通过压缩气体能对外做功的结论,支持的证据是橡皮塞向上跳起,这表明气体对外做了功,故D正确; 故选:D。 5.解:白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压增大的幅度大于氧气减少导致气压减小的幅度,因此开始一段时间,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气压减小至小于原气压,减小幅度约为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6.解:A、c时气压开始迅速增大,说明是c点时打开了止水夹,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a~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气压开始迅速增大,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后气压逐渐减小,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至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常温,故选项说法错误。 D、c后气压增大是由于c点时打开了止水夹,水倒吸入瓶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因此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该选项不正确。 B、水的作用是提供所需的温度(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空气,该选项正确。 C、水的作用是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该选项正确。 D、水的作用是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该选项正确。 故选:A。 8.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说法正确;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氧气能溶于水,不能说明是易溶于水,说法错误; C、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说法正确; 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说法正确; 故选:B。 9.解:A、氧气的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供给呼吸,使水果发生缓慢氧化而腐烂,故选项错误。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的水蒸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故选项正确。 C、木炭燃烧,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D、动植物呼吸,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产物,不是现象,故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