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8715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1385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第一,解析,试题,语文,次月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下语文第一次课堂观测(卷一) 2025.3 温馨提醒: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墨韵千载寄幽思 1. 小组围绕“古人的抒情艺术”展开梳理,请补全下列表格。 抒情艺术 诗文内容 古人情志 借景抒情 挥手自兹去,①_____。(《送友人》 强装潇洒,离别的不舍却如离群马匹的嘶叫回荡不止。 ②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自然静默无语,而淡泊的情怀随着古寺的声响袅袅不绝。 ③_____ ④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凋谢于地而香气不改的梅花正是词人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意象组合 ⑤_____,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富于意味的物象构成清冷的世界,表现词人被贬黄州的孤独。 直抒胸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_____ 【总结】古人的抒情艺术,或如(tuì)⑦_____色的画卷含蓄蕴藉,或似(jiǎo)⑧_____洁的月光直白显露。他们在脑(pàn)⑨_____勾勒山河,将情感藏于风物,用文字(zhèn)⑩_____撼心灵。读他们的诗文,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心跳,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温度。 【答案】 ①. 萧萧班马鸣 ②. 万籁此都寂 ③. 但余钟磬音 ④. 陆游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⑥. 缺月挂疏桐 ⑦. 真挚的友情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⑧. 褪 ⑨. 皎 ⑩. 畔 . 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和字形。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宋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意思是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若有交心的知己,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此句情调豪迈,表现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它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后人在与挚友分别之时,常用此句作为宽慰,作为友情长存的誓言。据此作答即可。 褪色:tuì sè,颜色逐渐变淡或消失。 皎洁:jiǎo jié,(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脑畔:nǎo pàn,脑袋旁边,这里指的是“脑海”。方言,指窑洞顶上。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多用来形容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 【桃源寻踪】 同学们探究与《桃花源记》相关或受其影响的文学作品,请你参与。 【甲】 武陵 黄庭坚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许重游不作难。 却觅洞门烟锁断,归舟风月夜深寒。 【注释】①黄庭坚:以谪仙自称。自为官以来,关心民生疾苦,拒不执行朝廷推行的劳民伤财的新法,仕途不顺,一贬再贬。②烟锁断:指洞口被烟雾封锁。 【乙】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丙】 仙游记 唐·顾况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漈水者,东越方言以挂泉为漈。 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①之间,云古莽然之墟②,直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还深映。有象耕雁耘③,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