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9782

甘肃省酒泉市2025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13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甘肃省,酒泉市,2025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
  • cover
甘肃省酒泉市2025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甘肃,简称“陇”,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更好地宣传家乡,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班级开展“多彩陇上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品陇味】 【甲】“麻辣珍馐飘异香,人头攒动尽来尝。”身为以美食出圈的新流量,甘肃风味给外地人的印象往往是浓郁xiāng chún,从开启爆火之路的天水麻辣烫,到成名已久的牛肉面,无不是其中翘楚。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口味“粗犷”的西北之地,也有极具反差的“甜美”一面。 甘,甜也。西北重镇张掖,因为城内泉水甘甜清冽,西魏年间得名甘州,元代设行中书省,甘州的“甘”字与肃州的【乙】"肃”字,共同组成了甘肃之名。这片土地不但yùn yù了少见的甜百合,日常饮食中甜味元素更是遍布主食、面食、饮料。究其原因,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不可不提。西汉武帝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最早沟通亚欧的陆上商路,绵延7000余公里丝绸之路,往来商旅补给全靠沿线城镇,而其中甘肃境内的丝路名城就有:天水、临夏、兰州、平凉、庆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玉门多地。众多西域物产、调味与中原烹饪技法碰撞,使得甘肃风味兼得各家之长。而当“嗜甜如命”的中亚饮食传入,甘肃自然而然成为隐藏的西北甜食大省。 1. 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翘楚_____ 开辟_____ xiāng chún_____ yùn yù_____ 2. 语段中用“粗犷”形容口味,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经查阅,同学们明确了:犷,读guǎng,从犬旁,本义是“如凶得不可靠近的恶犬”,引申指“兽类猛而不驯服”。粗犷,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①粗野;粗鲁;②粗豪;豪放。 根据语境,你认为语段中的“粗犷”应理解为_____。(填序号即可) 3. 语段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4. 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的成分,②标示语段中需要着重论述、突出强调的内容,③表示直接引用,标示语段中的引文,④表示反语,讽刺或否定意味,⑤表示特定称谓。请你判断语段中两处引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① 【乙】④ B. 【甲】① 【乙】⑤ C. 【甲】③ 【乙】① D. 【甲】③ 【乙】⑤ 5. 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泉水甘甜”中“甘甜”是形容词,“最早沟通”中“最早”是副词。 B. “人头攒动”是主谓短语,“浓郁香醇”是定中短语,“出使西域”是动宾短语。 C. “无不是其中翘楚”这句中,“无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使用正确。 D. “张掖,因为城内泉水甘甜清冽,西魏年间得名甘州”是一个因果复句。 【览陇史】 6. 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甘肃古称“陇西”“陇右”。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始置“陇西郡”,因地在陇山以西得名。_____ ①唐代置“陇右道”,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 ②那时的陇西郡,比今甘肃省地要小得多,仅辖洮河中游、渭河上游、西汉水上游及今天水市部分地区。 ③辖令陇山以西,青海湖以东,新疆东部以东地,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大体是今甘肃的规模。 ④古代以西为右,故名“陇右”,从那时起,“陇右”即成为甘肃省的特称,简称“陇”。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传陇神】 7. 敦煌———一座闪耀着历史文化光芒的艺术宝库。这里有着无数精美的壁画和珍贵的文物,同样也有一群“敦煌守护者”,他们将青春献给敦煌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假如你有机会和樊锦诗先生对话,请结合下面资料,提前完善采访提纲。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生在北京、长在上海,1963年北大毕业后,响应周恩来总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