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03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孝亲敬老是道德的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 为加强同学们的孝文化修养,传承孝文化传统,班级开展“孝亲敬老, 亲情永恒”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2分)孝心是连接亲情的桥梁和纽带,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根据下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甲骨文“孝”字的造字本意: “孝”字上部是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形态,下边的子代表孩子,表示孩子搀扶或背着老人走路的意思。因此“孝”的本义是好好侍奉父母(或晚辈侍奉长辈)。 2.(2分)小文写了个“孝”字,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相关提示,分别为其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相关提示 新的汉字 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 简单的物质。酿酒、制酱、发面等都有其应用的 体现;也可比喻事态的持续发展 发酵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咆哮如雷 3.(2分)班级准备拟写一副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对联,请根据已给出的下联,从备选词中选出合适的上联。 风尚好 国泰民安 心里种 孝心似籽 岁月新 上联: 孝心似籽心里种 下联:敬老如花脸上开 4.(8分)小华同学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先忠后孝,先国后家,是每一个志士无悔 的选择。古有木兰“① 愿为市鞍马 ,② 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表现了她勇挑重担,毅然决然替父出征的决心与孝心。极力完善自身 品德,提升自我境界也是尽忠尽孝的体现,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 中写道“③ 出淤泥而不染 ,④ 濯清涟而不妖 ” ,做人就要像莲花一 样即使身处污泥当中,也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好。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既要关心家事,更要关心国事。昔日杜牧目 睹那些上层人物不知国之将亡,只知寻欢作乐时,愤而写下了《泊秦 淮》中的千古名句“⑤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体现 了他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无论尽忠还是尽孝,都会遇到困难,杜 甫曾在《望岳》中通过“⑥ 会当凌绝顶 ,⑦ 一览众山小 ”告诫我们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无论何时, 我们都应坚信陆游在《游山西村》中铿锵有力的呐喊“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3分)下面是小雨同学搜集的两则材料,材料二中两句关于“孝”的 论述,哪一句和材料一中漫画表达的观点最相近?请简要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 孝子之至① , 莫大乎尊亲②。 (选自《孟子·万章篇上》) 孝子之有深爱③ 者,必有和气④ ;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⑤ ; 有愉 色者,必有婉容⑥。 (选自《礼记·祭义》) 【注释】 ①至:极点。②尊亲:尊奉双亲。③深爱:对父母深深 的爱戴。④和气;和悦之气。⑤愉色:和悦的神色。⑥婉容:态度委 婉柔顺。 【示例】材料一漫画表达的观点是当父母慢慢老去,我们要像小时候 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要时常陪伴左右,有耐心。材料二第一句的意思是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第二句话的意思 是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对父母的态度必定是委婉柔顺的。 所以材料二第二句和材料一表达的观点更相近。(3分,意近即可) 6.(3分)下面是小华同学写的活动感悟,语文小组长帮他梳理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的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中国有句古语:“ 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 中占第一位的,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有一颗炽热的孝心。古人论孝有三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不能将衰老的父母当作负担和累赘,要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