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1369

诗词鉴赏第二课堂 ——杜甫 课件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548733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鉴赏,第二课堂,杜甫,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 杜 甫 时代的落难者,后世的点灯人!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官宦之家,家中世代为官。爷爷杜审言是唐朝进士、皇帝御用文人,父亲杜闲担任朝议大夫,叔舅也全部都是高官,妥妥的官好几代。也是因此,杜甫从小就受到家族文化熏陶,家族传统塑造了他的人生信念,并将他引向了文学之路。 幼年时期,杜甫生活的格外潇洒,虽然母亲在生下他不久后就去世,但周围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是官二代,杜甫在姑母的照料下,生活无忧无虑。历史记载,杜甫在五六岁的时候就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十三岁就听过李龟年亲自演唱,后来又专门去洛阳欣赏画家吴道子作画。 公元731年,此时的杜甫已经19岁,俨然是个富贵公子。他不需要为生活考虑,也没有像其他官二代那样准备科考,而是与朋友一起四海云游,他从山西一路玩到江浙,这一玩,就是整整5年。 公元735年,杜甫回家参加考试,顺利成了一名小小的乡贡生。 公元736年,杜甫24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落榜。或许是家里有矿,也或许是压根就没把这次考试放在心上,杜甫丝毫没有为这次落榜感到失落。而是直接背上行李,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杜甫人生中的第二次远游,他先后走遍了河南、山东以及河北。也是在这一年,杜甫旅游抵达山东,在见过泰山之后,写出著名的《望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望岳》 品读《望岳》 公元741年,杜甫的父亲杜闲去世。已经整整29岁的杜甫,此前从未有过任何工作经验,自身又没有任何特长。虽然能写诗,但在唐朝人人都能写诗的大环境下,杜甫并不能靠写诗养家糊口。失去父亲的庇佑,杜甫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也渐渐开始发现生活的艰难。 公元742年,杜甫在30岁终于娶到老婆,夫妻从结婚开始,就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好在妻子贤惠大方,从不埋怨杜甫,杜甫也十分疼爱妻子,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还算是开心。 公元774年,文学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大事件发生,青年杜甫与中年李白在洛阳相遇,而这一年,杜甫33岁,李白44岁。对于杜甫来说,李白无疑是他的偶像,因为此时的李白早就名动天下,妥妥的诗坛天王。 二人相见恨晚,一个家族衰落,生活落魄,另一个才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两人此时都处于人生的拐点,虽然彼此年龄相差整整11岁,但彼此都有着写诗的天赋,又有共同语言。杜甫与李白结伴而行,一同在开封和商丘一带游览大好河山。这是杜甫的第三次远游,期间,又结识高适。这段旅行,让杜甫短暂的忘记了生活的艰辛。但旅行结束后,杜甫又回到山东准备下一次的考试,因为他依旧没忘记心中的抱负。 公元747年,杜甫前往长安参加科考,本以为志在必得,但老天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相国李林甫自导自演一场闹剧,导致这一年参加科考的考生全部落榜。杜甫再次落榜,便不得不去各个地方自荐,但一直都被拒之门外,始终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公元751年,恰逢唐玄宗主持三大盛典,杜甫因为在上一年所写的《三大礼赋》受到唐玄宗赏识,所以专门给杜甫安排一场考试。这次考试,无疑是杜甫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在场之人无不惊叹他的才华。大家都一致认为杜甫一定能够得到官职,但结果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主考官仍然是李林甫。 这一年,也成为杜甫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年近四旬,三次考试,三次落榜,或许杜甫当时也想问到底是为什么。但最终,还是化作一声哀叹,转身落寞离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