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不能改动答题卡上的标题题号),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首语:亲爱的少年,三年的初中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三年来,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 也收获了友谊,更积累了能量。未来的我们,将渐渐走向独立,少年需向时代热点汲取养 分助力成长。就让我们一起向以下四个任务发起挑战,向时代热点汲取成长能量吧。 【任务一:从只言片语看少年积累】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在电影《哪吃之魔童闹海》中,近2000个特效镜头充满中国式浪漫,观众看得心潮澎 湃:在总台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场机器人与舞者的人机 秩歌舞,将文化遗产与 尖端技术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一次次创新实践,惊滟着亿万国人,彰显着莲 (png)勃的文化自信。 往深处求索,之所以能够推动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离不开创新 文化的滋养。从5000多年文明中走来,创新精神这一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bi)赋,不仅 内化为中国人民亘(gn)古亘今的精神血(xue)脉,更外化于新时代发展实践中,创 新发展的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 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尉然成风。” 通过实践创新、了解创新、推广创新的文化土壤滋养,创新文化日益成为一种价值导 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象。 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焕发出新的生机。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蓬(peng) B.禀(bin) C.亘(gn) D.血(xue)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心潮澎湃 B.滋养 C.崇尚 D.尉然成风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合作 融为一体 激发 源远流长 B.协同 合二为一 触发 源远流长 C.协同 融为一体 激发 薪火相传 D.合作 合二为一 触发 薪火相传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了解创新、实戰创新、创新的文化」:壤滋养 B.通过推广创新、实找创新、了解创新斯的文化上窄滋养 C.推广创新、实线创新、了解创新的文化.:壤滋养 D.实戳创新、推创新、了解创新的文化:壤滋养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在这个总义上,清明节也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是一种和时间相关的生命哲学,盈 亏、聚敬、存亡,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切都在延续,过去应该被铭记。 ②节日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生命的接力。 ③清明节的底色是悲伤的,这底色如果追溯起来,可能还是介子推打下的,从他那里, 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决绝和对现实的间离。 ④当然,不独清明节,可能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对生 命的觉悟和对时间的认领一让人记得自己的来路,也通晓未来的去路,更明了现世的意义。 ⑤这是介子推的“清明”时间一一种“清明”的生命时间,由介子推而来的清明节, 正是源于中国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顿悟。 A.②④①③⑤B.②④③⑤① C.③④①②⑤ D.③⑤④②①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三年同窗好友即将分别,同学们打算绘制书签,配上初中三年所学的诗文赠予好友, 请你根据画面和寓意匹配适合的诗文。 画面 寓意 诗文 淤泥·洁净·莲花 虽处浊世,亦持高洁 (1) ·周敦顾《爱莲说》 远山·菊花·诗人 悠然闲适,热爱自然 (2) 陶渊明《饮酒·其五》 银河·星辰·大海 大胆想象,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