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1718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964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历史,答案,图片,试题,考试
    内江六中2024一2025学年(下)高2026届半期考试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满分48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黄河流域的陶寺古城遗址中,各种珍贵的陶、玉、石、漆、铜等材质的礼仪用器已形成 按贵族的等级身份依次有序的一套使用制度,并作为高等随葬品大量被发掘于王墓中。这反 映了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黄河流域的手工业技术成熟 D.陶寺文化初步呈现“以礼治国” 2.《韩非子·说林上》载有一则故事:“鲁人身善织屦(鞋),妻善织缟(帽),而欲徙于越。” 有人劝他,越人“跳行”“被发”,“子必穷矣”。该故事反映出这一时期 A.夷夏观念得到强化 B.法家反对民众迁徙 C.工商食官制度松动 D.南方地区尚未开发 3.西周时期形成了城邑规划的“营国制度”,城市规划和建设遵循严格的礼制。春秋战国时 期城市在规模、数量、布局及设施方面都突破礼制,出现僭越现象,城市功能从“卫君”向 “盛民”发展。这反映了 A.时代变革影响城市发展 B.城市功能影响政治格局 C.儒家礼制观念遭到破坏 D.城市发展体现民本理念 4.孔子将“勇”上升为“勇德”,并将其限制在由“仁”“义”“礼”“智”共同构建的伦理 规范中;商鞅则将士兵民众之“勇”与取得作战的胜利紧密联系起来,以严刑惩罚怯民,以 轻赏激励勇民。二者的“勇”论都 A.迎合了封建贵族的政治理想 B.规范了统治阶层的伦理行为 C.体现了兼并战争的日趋激烈 D.回应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 5.里耶秦简中有大量关于迁陵地区(今湘西地区)“捕羽”的记录,官府对所献羽毛的尺寸 有一定要求。“捕羽”所得不能完成任务时,由少内出钱,仓具体执行。根据羽毛长度分为 造箭和装饰两种用途进献中央。承担捕羽任务的主要是来这里服刑的中原人。这反映出当时 该地区 A.百姓负担比较沉重 B.己被纳入中央的管辖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践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6.两汉时期,人们旅行时必须携带通行凭证,证明自己已经完纳赋役、未遭法庭传唤、非 在逃罪犯。凭证上有旅行者的姓名、县里、年岁、旅行目的、交通工具等信息。通行凭证由 基层吏员、乡、县逐级审核通过后,发给旅行者,由旅行者所经地官署一一查验、放行。上 述材料反映出两汉时期 A.地方行政组织的分工明确 B.政府对人口迁移控制严格 C.乡里基层吏员的依法行政 D.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内江六中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第1页(共5页)内江六中高 2026 届半期考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B D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C B A A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25 分) (1)背景:荀子:战国后期,社会战乱动荡;孔孟思想的影响;荀子对人性的思考; 民本思想的传承。(5 分) 亚里士多德:雅典社会转型,环境宽松;民主制衰落,城邦危机出现;公民集体 观念与人文主义影响。(5 分) (2)异:荀子的幸福观强调等级规范,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幸福的重要保证。(4 分) 同:幸福的内涵多元和实现途径多样;强调善德和理性;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和现 实幸福;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相统一;影响深远。(6 分) (3)幸福是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体幸福 与社会幸福相辅相成;厚植幸福文化,培育正确的幸福观;重视群众利益,确保 民生幸福。(5 分) 18.【答案】 观点示例: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加强推动“大中国”意识完备。 “中国观”伴随着宋元民族交融的加深而不断完备。 宋元时期的“中国观”有了新内涵。 宋代是“小中国”到“大中国”观念演进的分水岭。 示例: 论点:宋元时期的“中国观”有了新内涵(2 分) 论证:宋元时期,“中国”一词的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