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108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授课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68057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科学社会主义 关于未来社会的名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肯定“社会主义”概念的同时,也接纳了“共产主义”概念,这时他是把共产主义隶属于社会主义的。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又在更高一级基础上实现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概念的综合,但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同,马克思这时明确地把社会主义隶属于共产主义,把其作为共产主义整个社会形态发展的第一阶段。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体分析,预测了未来社会形态的发展及其特征,科学地划分了未来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刘昀献《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科学社会主义 任务一、根据材料概括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框架的描绘。 第一、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二、社会生产将有计划地进行不存在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和市场。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逐步从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过渡。 第四、消灭了阶级,国家逐步自行消亡,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 材料一、社会主义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 消灭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 M ] 北京:人民-出卷网- 1995 材料二、“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将随之消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 M ] 北京:人民-出卷网- 1995 材料三、“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取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即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 M ] 北京:人民-出卷网- 1995 材料四、“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 M ] 北京:人民-出卷网- 1995 所有制、经济体制 流通体制 分配方式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与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917年11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讲话》 课程标准: 1.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影响 2.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容 一、列宁主义的诞生:革命的理论火种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从理论到实践 三、经济政策的探索与实践: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889 1900 1903 1917.3 1917.4 1917.11 1918 1921 1922 1924 1928 1932 1937 列宁去世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二月革命 列宁创办《火星报》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形成 《四月提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成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 沙皇俄国 罗曼诺夫王朝 1613-1917 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苏维埃俄国(苏俄) 1917--1922年 俄罗斯 (1991年至今)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 (苏联)1922--1991年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空坐标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 不断发展。 政治基础 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基础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 。 思想基础 1900年列宁创办 ,宣传 。 组织基础 1903年, 党的建立。 阅读第一子目,梳理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和标志。 1、背景 2、标志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关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