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3113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6417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新和谐公社”蓝图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回顾】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发展历程 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 从理想到现实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15课 教材P94“学思之窗”: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作了怎样的说明? 教材P95思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 教材P96页“问题探索”:进一步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教材P96页“学习拓展”: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课程标准:1.22 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问题: 1、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为何胜利?如何推进?有何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如何推进?怎么体现?有何影响?有何启示?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俄罗斯的发展概况 9世纪 基辅罗斯 16世纪初 莫斯科公国建立 1547年 伊凡四世 加冕称沙皇 17世纪末 成为地跨亚欧的大帝国 1861年 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和其他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921—1928年 新经济政策 1922年 苏联成立 1918—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7年11月 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7年3月 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1936年 苏联确立 1937年 实现工业化 1941—1945年 参加二战 1956—1964年 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70年代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91年12月 苏联解体 1985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列宁(1870年4月—1924年1月) 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 苏俄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 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一、列宁主义 一、列宁主义 (1)背景 社会 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基础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开展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 基础 1900年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左侧是《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话的俄译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右侧均是:“星星之火将燃成熊熊火焰!”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 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史料阅读】 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苏]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 一、列宁主义 (2)标志 一、列宁主义 (3)主要内容 1.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俄国国情: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3.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马克思主义 1.理论创新: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