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岩市2025年高中毕业班五月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国家以家族公社共同体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而战国后期开始,以家庭为对象的户籍制度成为社区单位管理的主要方法。这一转变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B.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C.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D.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2.汉武帝时期,在西北边境设立牧师苑,培育战马约30万匹;还颁布法令,百姓养马可减免赋税,政府提供母马,繁殖后归还部分马驹。这些举措 A.为解决边患提供了有利条件 B.延续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C.为小农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 D.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3.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设“君子营”礼遇汉士,前燕建立者慕容皝(hu àng)称“吾居汉地,何为不汉”。这表明,当时 A.南北对峙加剧 B.华夏认同增强 C.儒家礼制恢复 D.民族矛盾消除 4.隋唐时期,只有通晓儒经,能书写规范楷体字,说规范官话的人,才能通过科举考试和铨选,封官授爵。这一规定 A.恢复了儒学正统地位 B.拓宽了人才选拔的途径 C.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推动了书法艺术的产生 5.据《粤海关志》记载,1757-1838年间,广州十三行每年平均出口茶叶约30万担、生丝8000担,进口白银年均400万两。当时欧洲商人记载:“广州的贸易季节,港内商船云集,帆樯如林”。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朝贡贸易体系持续繁荣 B.闭关锁国政策已经瓦解 C.白银内流加速社会转型 D.传统经济结构依然稳固 6.盛宣怀在1896年奏请设立中国通商银行时提出:“欲防洋商之挟制,必先设华商银行以分其权;欲兴商务、阜民生,尤必赖银行为之周转。”该银行章程规定“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同时由朝廷派员监督。这集中体现了 A.传统票号向近代金融的主动转型 民族资本摆脱封建束缚的诉求 C 官督商办体制下的利益协调机制 D 列强资本输出倒逼的被动适应 7.图1是某学者对民国初期的历史发展特征的概括。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B.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结构 C.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确立 8.1930年,毛泽东在上杭县才溪乡开展调查,将当地通过组织劳动、消费和粮食等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物资匮乏等问题的经验推广,使农业生产和支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表明 A.土地革命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变革 B.群众路线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 C.合作社经济是苏维埃政权的根本制度 D.反“围剿”斗争依赖于经济领域的创新 9.抗战时期,数以万计知识青年冲破封锁奔赴延安。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国统区教育崩溃导致人才流动 B.传统乡土社会排斥知识精英 C.新民主主义政策的政治感召力 D.青年反抗沦陷区的奴化政策 10.在新中国成立前,血吸虫病猖狂流行。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建立中央领导小组、发动群众灭螺、集中收治患者等举措,到1958年钉螺面积减少91%,患者数量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这反映了 A.制度优势的日益凸显 B.市场经济的调节功能 C.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 D.国际援助的有力支持 11.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修建“御道”,连接帝国各主要行省,沿途设立驿站,配备专职信使。希罗多德记载:“信使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任何希腊马匹都无法比拟。”由此可见,这一交通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推动环地中海贸易网络的形成 D.便利了波斯帝国军事技术传播 12.英格兰农奴在耕种自己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