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晋青宁卷———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商时期,大小祭祀仪式由作为神的联结者巫师主导,“礼”以服务鬼神为主。西周时期,周王以下的统治阶层内日常要践行的“礼”有二十余类,每一类从祭品、地点、参与人员服饰到配套礼乐,对不同阶层人规定不同的标准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儒家礼教的影响增强 B.早期人文精神的凸显 C.社会阶层趋于平等化 D.王权与族权日益融合 2.汉代在开辟与西域的商路后,派遣宗室公主与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君主和亲日益受到重视;此外还组织学者围绕西域风土人情等著书立说。这些举措提升了汉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最终促使汉王朝成为西域诸国朝贺纳贡的“天朝”。这表明汉代( ) A.丝绸之路与拓展外交空间相契合 B.边疆治理仰赖于经济发展 C.华夏认同观念萌发促成国家统一 D.各民族间实现和谐与平等 3.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这种服饰装束风格( ) A.是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体现 B.反映出佛道老庄思想的盛行 C.表明儒学统治地位逐步崩塌 D.说明名士能够引领时代习俗 4.辽圣宗驾崩后,皇后无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元妃萧耨斤的儿子耶律宗真继位,是为辽兴宗。辽兴宗继位后,萧耨斤叛乱,意图废掉辽兴宗,遭到契丹贵族反对,他们认为辽兴宗是真命天子,萧耨斤是逆天行事。叛乱很快就被平息。由此可见,辽统治阶层( ) A.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B.推崇以德治国 C.宗法观念较为薄弱 D.儒学修养甚高 5.清代中后期,京剧在宫廷中日渐兴盛。除了以帝王将相为主角等宏大叙事的历史剧以外,还出现了许多以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剧目,如《一捧雪》《蓟州堂》等。这表明( ) A.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逐渐加剧 B.经济发展世俗文化影响广泛 C.艺术受外来文化的重大挑战 D.京剧成为社会主流艺术形式 6.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在创刊号上他发表了长篇政治论文《新民说》,强调“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能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由此可见,梁启超( ) A.意识到增强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B.借助媒体舆论鼓动维新变法 C.重视思想宣传与群众运动结合 D.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国民公德 7.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立宪”步伐加快,民政部着手统计全国人口,但宣统二年(1910年)各省才陆续开始调查活动,而且大部分应付了事,甚至有的省份很快就中断了。这反映了( ) A.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 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 D.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 8.1927年,在中共中央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瞿秋白指出:“我们再不能以退让手段来争得民权,是要以革命方法来争得民权的。”毛泽东和瞿秋白的言论意在( ) A.调整中共的革命斗争策略 B.阐释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C.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 D.批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倾向 9.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号召开展以树立新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这一做法( ) A.有助于经济建设的开展 B.有利于阶级基础的扩大 C.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巩固 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0.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关于党的作风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