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5382

四川卷——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解析版)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331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
  • cover
四川卷———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早期“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基本倾向于“中原中心”论,即中原地区文明领先并向周边持续扩散,但学界新近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却越来越倾向于“满天星斗”说或“重瓣花朵”说。支撑这种转变的主要依据是( ) A.大量“万邦”时代的都城遗址出土 B.《史记》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 C.新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考古发掘 D.中国南北地区原始农业的差异 2.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书》( ) A.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 B.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 C.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D.推动了汉代学术发展 3.南北朝时期,以江南会稽贺氏、河北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 ) A.促进了玄学思想的形成 B.有利于儒学思想的复兴 C.推动了思想文化的交融 D.得益于世家大族的南渡 4.南宋理学家们在反思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变法道路后,特别重视办书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乃至编写话本、戏剧、评书,宣传儒家的忠孝节义。此举体现了南宋理学家们希望( ) A.自下而上完善社会治理方式 B.推动理学向大众化发展 C.秉持纲常教化代替激进变法 D.与王安石争夺君主支持 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6.现有史料表明,1840—1860年之间只有扬州秀才黄钧宰在1844年称西方人的到来是一大“变局”,但是在1861年以后,许多士绅认识到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据统计,从1861—1900年至少有43位士人,如王韬、丁日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评价了这种巨变。这表明( ) A.黄钧宰是研究西方的第一人 B.国人对鸦片战争后的变局认识迟滞 C.师夷长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D.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启了这种巨变 7.民国初年,我国各地兴起了拆除城墙运动,上海、杭州和长沙等地都拆除了城墙,如上海城墙被全部拆除,护城河被填平,不仅铺设了下水道,还开辟了环城马路。由此可知,拆除城墙运动( ) A.旨在清除封建统治残余 B.削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C.有利于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D.改变了城市的军事属性 8.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到达江西寻乌,在此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针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写成了《寻乌调查》一文,毛泽东又在《调查工作》一文中指出“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寻乌调查》和《调查工作》两篇文章( ) A.纠正了党内的“左”的路线错误 B.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 C.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9.为了更好地接收沈阳,1948年10月至11月,军管会召开了多次会议。要求工作人员在提高对接收城市的重要性认识的同时,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即把过去20年来先农村后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变为把工作重心转到城市,以城市推广农村的道路。此举( ) A.贯彻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B.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 C.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 D.表明了中共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10.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调节的辅助性作用不可缺少,并指出要有步骤地逐步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