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628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培优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816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生物,呼吸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A C D B D A B B A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B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 故选:D。 2.解:A、肺位于胸腔内,即图甲中的2位置,A错误。 B、图乙中A、B演示呼吸运动过程。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B错误。 C、图丙中CD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DE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C正确。 D、图丁中①代表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②代表C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D错误。 故选:C。 3.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数量多,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利于气体交换,A正确。 B、呼出的气体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B错误。 C、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C错误。 D、呼吸作用发生在组织细胞内,D错误。 故选:A。 4.解: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故选:C。 5.解:人体在肺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根据图示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所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故选:D。 6.解:AB、①膈的顶部下降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对应图乙中abc段,A错误,B正确; CD、②过程膈的顶部上升,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缩小,②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c点,CD错误。 故选:B。 7.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同时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A、观图可知:气球模拟肺,笔筒模拟气管,A正确; 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横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使胸廓的纵径也增大。两方面同时作用,使胸腔和肺的容积都扩大,肺内气压降低,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当下拉橡皮膜时,瓶内气压降低,肺扩张,模拟的是吸气过程,B错误; C、多次推拉橡皮膜后发现笔筒和面巾纸卷被熏黄,说明吸烟对呼吸道有影响,C错误; D、多次推拉橡皮膜后发现气球中残留着大量烟雾,可见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D错误。 故选:A。 9.解:A、血液流经大脑时进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A不符合图示。 B、血液流经肺部时,肺泡处高浓度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符合图示。 C、血液流经小肠进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不符合图示。 D、血液流经肾时进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D不符合图示。 故选:B。 10.解:装置A和装置B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昆虫;昆虫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中,昆虫呼吸消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