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海港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只将答题卡收回,试卷不收。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学校进行了“语文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汉字是古建筑的活化石。从最早的辐土为穴、构木为巢,到(w)宫殿、深深 庭院,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在一个个方方正正、内涵丰富的汉字中得以张显。 ① ·如“穴”是象形字,建筑学家认为,它描画了华夏先民早期居处 一地穴的纵制面,屋盖之下,左右两角由斜木支撑。 ② 。梁、柱、栏等都从“木”,墙、堂、城等都从“土”,碑、砖、 需等都从“石”,琉、玻等都从“玉”,钉、钩等都从“金”…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美轮美奂:成语是凝固的语言,包罗万象,建筑使成语生动可 感,成语则(位y心)建筑更多的文化内橘,二者相得益彰,真可谓棋逢对手,如“雕 梁画栋”,在栋粱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指房屋华丽的装悔:如“钩(勾) 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飞檐相互交错,现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在漫 长的岁月中,这些含有建筑细节的成语,既保护了与建筑相关的原义,又没有发生语义 演变。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w6) ②( :) (2)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穴() ②纵剂面( (3)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①②处补全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 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 B.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 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 C.①汉字凝因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 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 D.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 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 (4)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美轮美奂B.包罗万象C.相得益彰D。棋逢对手 (5)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做出修改。(2分) 2。主题话动结束后,小语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间题。(4分) 作为典型的古建形式,亭台楼阁往往脓历史文化、铁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体。众 多文人雅士登高临远,追古探今,心有所感,辛弃疾登北围车,回想少年英雄,一句“生 子当如孙仲谋”,暗讽南宋朝廷偏安一隔:杜牧借铜雀台之典,一句“东风不与周廊便”, 感慨时机决定战争成败:悲题登黄植楼望日整乡关,生烟帐:王勉上毯王限会落 霞秋水,浓孕重彩: 中国古典建筑与诗词文学交相辉映,成就经典。 (1)在上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面被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2)为黄韩棱拟写一副对联,补全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何时①一,看洲洛夔姜芳草。今日白云仍在,拂汉阳②, A.①黄鹤飞来 ②历历晴川 B.①黄鹤再米 ②历历晴川 C.①黄鹤飞来 ②浩潮烟波 D.①黄鹌再来 ②浩瀚烟波 第二部分 (3~19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中华文明源运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古诗文是中 国文化历久弥新的宝藏,至今读来都让人获益匪浅。《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奢, ①一”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木兰诗》中“雄兔陶扑朔,②—一:双兔傍地走, ③ ”巧妙解答了木兰代父从军十多年来未被发现的奥妙:杜甫《望岳》中 “④」 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秋瑾《满江红》中“俗子胸 襟谁识我?固,@ 一”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之情。 (二)阅读(共17分) 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一8题。(共17分)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阳空吟闲笛赋,到乡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