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历史必修上册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2.1928年7月,蒋介石力促张学良“易帜”。张学良致电蒋介石说:“弟现在实处两难,不易帜无以对我兄,无以对全国;易帜则祸乱立生,无以对三省父老。数日前探知田中意旨,如我方不听劝告,即用武力。”材料中的“祸乱”指的应该是( ) A.日本的武装侵略 B.东北士绅的反对 C.军队将领的叛乱 D.关内军阀的北上 3.1934年,“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官僚资本的侵蚀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外国资本的压制 D.股票市场的紊乱 题组2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4.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道路 B.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 5.右面是1927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宣传画,它可用来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在必行 D.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6.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担,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辛勤获得,今日又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这首民谣反映出( ) A.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 B.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 C.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 D.国民革命的成果突出 7.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旨在强调( ) A.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开展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C.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千里跃进大别山区的重要性 题组3 红军长征 8.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大量电文中,仅1934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前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的各类命令和指示就有100多个,大多标注“十万火急”“万万火急”字样,足见当时( ) A.第五次“围剿”前山雨欲来之紧迫 B.华北事变之际国家局势之危难 C.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紧迫与仓促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之必要 9.会议明确认为这次军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等采取了错误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明确提出必须改善军委的领导方式……决定军界上的最高首长为朱德和周恩来……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同志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这次会议( ) A.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挽救了处在危急关头的党、红军和革命 C.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10.王树增在《长征》中指出,长征是什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可见,作者认为长征( ) A.是理想不朽的象征 B.保存了革命力量 C.播下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