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地理七下5.4海洋资源 一、单选题 1.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错误的做法是( ) A.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D.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2.2022年海南省海洋伏季休渔期为5月1日至8月16日,休渔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海洋濒危物种 B.利于一次性最大的捕捞 C.减少海洋环境污染 D.使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3.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下列对于海洋的保护和海洋权益的维护,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②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③无限制开采海洋资源④实施全年捕捞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关于我国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产业难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B.海盐生产及海洋油气开采等传统海洋产业增量不足 C.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属于新型海洋产业 D.海洋经济还不发达,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 “海鲜陆养”模式,是指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等海产品。2023年9月在地处内陆的新疆,成功地在盐碱地上建立生态智能海产养殖基地,迎来了“海鲜”大丰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为把“新疆海鲜”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手中,应该选择运输速度快且能送货上门的交通运输方式,首选( ) A.航空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6.发展“海鲜陆养”有利于( ) ①更好地保护海洋自然资源②提高我国盐碱地的利用率③带动当地渔业的发展④提高海鲜的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内海指的是四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但是有狭窄水道或海峡与大洋相通的海域。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可知,我国的领海宽度为( )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 8.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B.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 2023年4月29日,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正式进入风机安装阶段。读该融合项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融合项目涉及的清洁能源主要有( ) ①风能②水能③太阳能④氢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该融合项目的建设,有利于( ) A.拓展生存空间,增加海洋面积 B.发展海洋科技,减少自然灾害 C.缓解电力紧张,增加环境污染 D.优化海洋环境,缓解渔业压力 11.海底地形中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是( ) A.海沟 B.大陆坡 C.大陆架 D.大洋中脊 读中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上图反映我国的资源现象是( ) A.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C.耕地与水资源配置失衡 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13.我国为缓解这一矛盾,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C.兴修水库 D.植树造林 14.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主要是( ) A.发展生态旅游 B.关心渔夫身体 C.保护海洋资源 D.减少台风危害 从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域分布来看,2021年浙江省海域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22次和7084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浙江省渔民的传统作业区为我国最大的渔场即( ) A.舟山渔场 B.黄渤海渔场 C.南海渔场 D.北部湾渔场 16.目前,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运动 C.板块运动 D.海洋污染 2020年世界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