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1417

2 回延安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06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延安,同步,练习,学生,答案
    2 回延安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江南是诗意的 是谁撑起一把油纸伞,驻足于寂寥的雨巷,追忆一段芬芳的往事;是谁品一zhǎn清茶,拂去长途跋涉的风尘,遇见皎洁宁静的月光 是谁折一枝寒梅,在风雪交加的寒冬,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 ……雨水过后,冷寂的大地登时恢复了生气,池里早已络绎不绝,池pàn也泛起了绿意。这里没有北方的糜子,没有烟熏火燎的油馍,有的是水,有的是花,有的是氤氲身心的幽香醉意。面对着朝气蓬勃的江南,你是在事后抱着诗人一般的情怀和感触悄然离去 还是就陶醉在这万紫千红、春意盎然的世界里,眼kuànɡ里满是诗意 (1)选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撑起(zhānɡ)   B.登时(dènɡ) C.糜子(mí) D.油馍(mó) (2)根据选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一zhǎn(   )   池pàn(   ) 眼kuànɡ(   ) (3)选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长途跋涉    B.风雪交加 C.络绎不绝  D.朝气蓬勃 (4)选段中四个 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B.: ; , C.。 ; 。 D.: ; 。 2下面的诗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B.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D.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3(2024·德州月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C.本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以“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的金砖国家文化节已经在厦门正式启动。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刻苦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4默写填空。 (1)千声万声呼唤你,———   ! (2)树梢树枝树根根,   。 (3)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 (4)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 (5)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  ! (6)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5新考法叠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事物;表示数量;表示情态;表示颜色。下列对句中叠词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表示颜色) B.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表示数量) C.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表示情态) D.延河滚滚喊“前进”(表示事物) 【课内阅读】 阅读全诗,回答下面问题。 6《回延安》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全诗有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7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8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9诗歌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的,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其特点。(不少于两点) 【拓展阅读】   信天游深深植根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这种民歌形式不仅展现了陕北独特的地理和文化风貌,还传承了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信天游承载了陕北人的文化记忆,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信天游,不断头 高宝军 ①走进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就像走进了民歌的世界、信天游的海洋。 ②你听,山梁梁、沟洼洼、脑畔上、硷畔外、场院里、锅台前,处处有歌声;你看,放羊的、打场的、耕地的、送粪的、烧砖的、绣花的,个个是歌手。歌手不分老小: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歌唱不论时日:年初唱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又开口。 ③这个圣人布道偏遗漏的偏僻山区,这个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独特地域,由于地广人稀的居住环境,多旱少雨的自然气候,荒凉瘠薄的土地条件,穷苦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是:吆驴赶马搞驮运,背井离乡走口外,长年累月当长工……那单调苦焦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以歌抒发情感的习性。那苦中带乐的腔,唱中带哭的调,酸中带甜的词,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直率、质朴、粗犷和热情全都表露了出来,真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④年龄不同,歌声也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