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3018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33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8503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8课,社会主义,发展,挫折,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利用并分析可信史料等,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草失败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讲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培养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 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在地图上指出二战后新增的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越南 拉美一国:古巴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世界重要政治力量 数量增多、实力壮大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问题思考:面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何反应?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标志着冷战开始。 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1949年,美、英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冷战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华约组织 (1955年) 经济 军事 政治 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二)苏联模式的推广 (二)苏联模式的推广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目的 成立 作用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1)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2)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3)苏共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二)苏联模式的推广 1947年,苏联坚持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代表日丹诺夫提出世界已经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 实质:苏共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社会主义改造。 (三)中苏关系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949.10.1 1950 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10.3 1949.12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交。 中苏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高潮。 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贰·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一)背景 二、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 在莫斯科病逝,终年74岁 斯大林模式 单一公有制 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 指令性计划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主要农畜产品产量 年份 谷物 肉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