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5299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6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17307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七年级,历史,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 公元前141年,16岁登基 公元前135年,22岁亲政 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当西汉王朝步入一个需要雄才大略领袖的时候,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不满16岁汉武帝刘彻即位,接管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等待他的是什么呢?文景之治之下,四海统一,国富民强,然而繁华背后,危机四伏……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及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从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史实,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识读《西汉形势图》,感受汉武帝开疆拓土取得的成就。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学习目标 汉武帝 秦始皇 历史解释 巩固大一统 开创大一统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历史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大一统的含义: 指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 “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 “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削弱地方势力 壹 BC221 帝国建立 BC207 BC202 帝国崩塌 帝国重建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国家真的无事吗? 汉武帝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京城)鄙(边邑)廪庾(粮仓)皆满,而府库馀货财。 ———《史记·平准书》 一、削弱地方势力 任务一 阅读材料,说一说汉武帝继位之初会遇见那些问题 时间 事件 年龄 公元前156年 刘彻出生于未央宫 公元前154年 晁错主张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景帝无奈诛杀晁错。 3岁 公元前153年 派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期间豪强地主认为朝廷无法取胜,甚至不愿筹钱借粮。 4岁 公元前152年 匈奴南下侵扰,遣南宫公主和亲。 5岁 公元前150年 立王美人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7岁 公元前145年 儒道两派朝堂论辩,辕固生讥讽黄老之学,被抛掷猪圈 12岁 公元前142年 长安的豪强地主侵占田地,掌握了社会大量财富,横行乡里 14岁 公元前141年 景帝驾崩,刘彻继位 16岁 诸侯国、豪强地主强大,对抗中央 匈奴危机 思想混乱 豪强横行,掌握经济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制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这件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共用近2500块金丝重1100多克,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件金缕玉衣背后反映了汉初怎样的局势? 诸侯王势力强大 看图学史 观看视频,了解推恩令的具体情况。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主父偃(yǎn) 推恩令下,侯国越封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 诸侯王势力强大,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任务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刺史制度: 针对豪强地主横行问题,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