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8626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455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导学案,道路,新道路,21课,革命
  • cover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习目标】 1.认识国民党专制统治在全国的确立及其政治、经济、军事统治的举措,正确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程,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必然性,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3.结合红军长征的过程,从家国情怀角度感悟长征的意义及长征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必然性,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难点:认识国民党专制统治在全国的确立及其政治、经济、军事统治的举措,正确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数字识记 数字识记·纲目概览 一条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次危机局面:国民革命失败后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危机局面 两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三次重大会议: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时空定位】 【基础感知】 快速浏览课本第128-133页,整理以下问题。 知识点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什么是“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什么? 2.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 3.官僚资本的性质是什么? 知识点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的时间?意义? 2.八七会议的时间?内容? 3.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知识点三: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的原因 2.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二、【深入学习】 材料: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史料分析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迁移应用】 1.[2024·河南焦作高一测试]下表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进口商品所占比重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当时(  ) 年份棉制品面粉糖烟叶液体燃料交通器材化学燃料及颜料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机械1928年14.22.68.35.11.42.37.55.41.81931年7.62.06.04.41.82.38.06.23.11936年1.50.52.21.84.15.610.813.26.4 A.列强经济侵华得以遏制 B.重工业发展受到国人重视 C.国内经济出现快速发展 D.官僚资本垄断了中国工业 2.[2024·河北定州高一考试]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武装起义的斗争形势图。这次起义(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C.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024·湖南张家界调研]如图为闽西列宁书局发行的一元股票。闽西列宁书局是1931年春由闽西苏维埃政府筹办的中央苏区最早的一家集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的红色综合性出版机构。该股票的发行(  ) A.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产物 B.表明苏维埃政府支持私营工商业 C.充分体现根据地的社会主义性质 D.是苏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 4.[2024·福建龙岩高一检测]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解决党内存在的方针路线政策问题。这(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彻底摆脱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C.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知识链接】 1.“工农武装割据”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