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428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82735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历史,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七雄戈戟乱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 这是一个杀伐征战的时代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 这是一个改革图强的时代 战国: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通过了解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及结果;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认识到改革创新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 3. 了解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通过都江堰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重点: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难点:认识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一、时代之变———战国七雄 《春秋列国形势图》 晋 韩 赵 魏 结合教材并观察两幅地图,说说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战国形势图》 一、战国七雄 诸侯变少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齐 公元前391年,齐国大夫田氏正式取代齐国姜氏,成为诸侯。 《战国形势图》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一、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庞涓 孙膑 赵 魏 齐 桂陵 救命啊! 魏 齐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遭齐军埋伏,庞涓被擒,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庞涓 孙膑 魏 齐 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相救,魏国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庞涓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便轻敌猛进追到马陵。天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魏 齐 马陵之战 (增兵减灶) 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秦 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攻击。 白起 公元前262-260年 赵括 赵军约45万 秦军约60万 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参战兵力: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交战时间:三年 参战兵力: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交战时间:一年 交战区域:邯郸、桂陵 参战兵力: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参战兵力多 持续时间长 交战区域广 战争规模大 “尊王攘夷” 各自为政 兼并 称霸 思考: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乐毅改革 邹忌改革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胡服骑射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渴望获得政治权利 各诸侯国君主 富国强兵,渴望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大量私田被开垦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根本原因 目的 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二、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舌战群臣,舆论宣传 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一言为重百金轻”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措施 影响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无军功不受爵,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的内容 有利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