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49759

第3章 空气与生命(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含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7491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章,空气,生命,质量,守恒,定律
  • cover
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是磷与氧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表示磷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虚线框中应该是(  ) A. B. C. D. 2.烟花燃放时呈现的颜色与其火药中的成分有关,Cu(NO3)2能使烟花燃放呈现绿色,其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O2↑+4X↑,则X的化学式为(  ) A.NH3 B.NO C.NO2 D.N2O3 3.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将5g铁和5g铜混合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某学习小组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若乙实验中装置漏气,天平最后不平衡 C.丙实验容器敞口,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丁实验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 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6.“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X,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B.从微观构成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 D.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 7.在化学反应A+B═C+D中,10gA与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D,若有15gA发生反应,可生成C为(  ) A.20g B.25g C.30g D.35g 8.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关于蜡烛中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9.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的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B.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内有大量白烟生成 C.玻璃管顶端气球的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D.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a的取值范围:0≤a≤16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当b=1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在低温、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1)灯体中的燃料点燃后,烟尘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沿着小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导烟气体腔)内,烟尘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 (2)我国炼铜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将赤铜(Cu2O)和炉甘石、木炭粉混合高温制得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X+Cu2O+CZn+2Cu+2CO2↑。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 12.小明同学用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杂质受热不分解)与2g二氧化锰混合放在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测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氯酸钾在     时刻开始分解。 (2)小明同学共制得氧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