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5742

4.4 保护土壤 (教案 分栏式)

日期:2025-05-1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55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保护,土壤,教案,栏式
  • cover
课时计划 课题 第四节 保护土壤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11.人类活动与环境 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7~9年级:⑥知道防治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科学观念:通过分析土壤与生命的关系,了解土壤的价值;通过观察、探究实脸,了解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通过分析当前土壤资源形势,感受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科学思维:关注全国和本地的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并能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土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探究实践: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本地主要农作物、土壤特点及利用改造现状;通过探究实践,体验植被对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 态度责任:体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土壤的结构和形成、土壤对植物生长的意义等 诸多关于土壤的知识,本节课是土壤相关知识的总结课,旨在提升学生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虽然土壤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并没有与之相关的危机意识,因此需要让学生先了解土壤的价值,即植物依赖于土壤,而人类和动物以植物或者其他依赖于植物的动物为食。同时通过大量的实例、图片、视频,激发学生 的共情,让他们知道土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保护土壤》。教材通过了解土壤价值、直面土壤的流失与毁坏 问题、思考土壤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三个部分来开展教学。第一部分,通过举例黑土、紫土、红壤、黄壤的种植作物,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了解到土壤稀缺且具有价值。第二部分,通过图片展示、数据展示,强调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土壤污染和过度开发,并以探究实践“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比较”和相关水土流失数据,得出良好的植被覆盖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第三部分,通过陆地面积和农用耕地扇形统计图、近年来世界土壤日主题来阐述保护土壤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改变耕作形式、土壤修复技术、土地沙漠化治理等诸多的案例,提升学生保护土壤的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 白芨滩“沙洲变绿洲的历史变迁” 学习活动 保护土壤 教学活动 “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是二 白芨滩作为中国治沙工程典范,其治沙成 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白芨滩的真实写照,如 果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全球沙 今站在白芨滩沙丘远眺,148万亩的自然 漠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保护区内,一丛丛沙生植物点级其中,成 片的枝条和灌木郁郁葱葱,这一变化说 明了什么 过程诊断 本节内容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白芨滩的历史变迁,这变迁源于人类对环境保护、土壤保护的不断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学校任务② 了解土壤资源的价值 学习活动 土壤的形成过程 教学活动 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 肥沃的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 对白芨滩进行改造 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并通过列举黑土、 土壤的形成是十分漫长的过程,白芨滩的 紫土、红壤、黄壤等不同土壤的性状、分布 改造旨在将沙漠变成绿洲,找回失去的 种植的主要作物等,引导学生理解土壤的作 土壤价值。 用。丘陵梯田、沼泽改造、沙漠绿洲等。 土壤具有怎样的价值 人类在利用土壤的过程中,也在改变土壤, 其一,土壤的形成十分漫长,需要珍惜; 以达到让土壤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其二,土壤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其三,改造土壤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过程诊断 在白芨滩故事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对白芨滩进行改造”。通过了解土壤与农作物的关系、土壤与人类的关系,得出土壤与生命息息相关,为后阶段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