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态变化方法技巧知识点专题 知识框架 一、物质的三态 1.物态 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例如,常温下,瓶里的水是液态,放在冰箱冷冻室中,瓶内水结冰变成固态,加热后瓶内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 物质状态及模型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粒子间距离 粒子间作用力 粒子运动情况 固态 很小 很大 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 有固定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 液态 比固态稍大 较大 既可以在一个位置振动,又可以移动到另一位置振动 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 很大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除碰撞外,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充满整个空间 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名师讲解】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故液体的形状由盛放它的容器形状决定;气体很容易改变体积,把气体充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气体会充满整个容器。 二、热与热量 1.热 热水和冷水混合后,温度高的热水放出能而降低温度,温度低的冷水吸收能而升高温度,直到二者温度相同,这些放出或吸收的能即是热,故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2.热量 (1)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作热量,用符号Q表示。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常用单位还有千焦(kJ),1kJ=103J。 (3)影响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因素 ①物体升高的温度:对于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而言,温度升高(或降低)得越多,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多。 ②物体的质量:同种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 【名师讲解】注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热转移的数量,所以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辨析:温度和热量的区别 温度(是状态量) 热量(是过程量) 区别 概念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 量的多少 表述 用“降低”“升高”等表述 用“放出”“吸收”等表述 单位 摄氏度 焦耳 3.热传递 (1)定义:热传递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持续到温度相同为止。 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无关。 (3)实质:热传递的实质就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这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热传递转移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 (4)结果: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故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温度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 4.热平衡 发生热传递的两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热传递就会停止,此时两个物体就达成热平衡,热平衡的条件是温度相等。 【名师讲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物体中,液柱稳定后,温度计与待测物体达成热平衡,二者温度相等,温度计示数就是待测物体的温度。 5.酒精灯的使用 (1)点燃:要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如图甲所示。(倾斜的酒精灯可能会造成酒精溢出,引起着火) (2)熄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如图乙所示。(用嘴吹酒精灯可能会将火焰沿灯径压入灯内,引起火灾或爆炸) 【名师讲解】注意: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时,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目的一是使内外的气压平衡,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二是挥发水分,有利于下次点燃酒精灯。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