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重点) 2.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科学思维。(重、难点) 学习目标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粉红色。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红色。 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 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2.生活中的性状是不是一定表现出融合遗传现象?如果不是,请举例。 不是,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 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 再例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 问题探讨 目标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PART ONE ◎奥地利一所修道院的修道士。 ◎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 ◎潜心研究8年,其中豌豆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主要贡献有: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 豌豆 (1)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雌蕊 雄蕊 两性花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人工异花传粉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作去雄。 2.简述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简述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的概念?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1)该实验中父本是什么?母本是什么? (2)操作①和操作②的步骤分别是什么? 2.如何使豌豆不发生自花传粉?应在什么时候处理?请说明理由。 3.梳理出以高茎豌豆为父本,矮茎豌豆为母本的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步骤。 4.两次套袋的作用是什么? (2)操作①和操作②的步骤分别是什么? ①是去雄;②是异花传粉。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1)该实验中父本是什么?母本是什么? 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对母本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处理;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如果花成熟了,花瓣开放了,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自交)过程,达不到异花传粉的目的,因此母本应在花蕾期进行去雄。 2.如何使豌豆不发生自花传粉?应在什么时候处理?请说明理由。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