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4137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2019)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4节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件+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950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基因,DNA,是有,遗传,人教,效应
    PAGE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理解·巩固·落实]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DNA复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2)DNA分子复制时总是先解旋后复制,而且每个子代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一条母链。(×) (3)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5)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 (6)任何生物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需要解旋酶和能量 C.边解旋边复制,复制出的子代DNA一般与亲代完全一样 D.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模板链和子链之间形成氢键 解析:选D DNA分子复制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A正确。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催化并且消耗ATP,B正确。从结果看,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从过程看,DNA的复制方式为边解旋边复制,由于以DNA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一般情况下复制出的子代DNA与亲代完全一样,C正确。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不是氢键,D错误。 3.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C.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D.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 解析:选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DNA复制前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含两个DNA分子,B错误;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正确;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D正确。 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解析:选D 亲代DNA双链用白色表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只含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的四个DNA分子以这两个DNA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个DNA分子中,都含有黑色的DNA子链,D正确。 5.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别决定于(  ) A.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 B.细胞分裂的多样性和DNA复制的稳定性 C.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解旋酶的特异性 解析:选A 碱基对的不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的特异性。故选A。 6.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  )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解析:选C 该题干中没有涉及基因和DNA、染色体的关系;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IGIC基因决定的,说明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具有遗传效应;该实验中没有涉及性状表现与DNA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DNA具有遗传效应。故选C。 7.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所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20、40、20 B.20、20、20 C.20、20、0~20 D.20、40、0~20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可知,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经过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20条染色体中的DN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