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5901

浙教版(2024)数学七下5.5分式方程(第2课时)课件(共30张PPT)+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490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整体,单元,教案,PPT,30张,2课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5.5分式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解简单的分式方程的基础 上进行的,一是进一步巩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二是能够列分 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方程及其解法,前面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差,很难寻找数量及等量关系。这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教师要启发引导。 教学目标 1.会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题意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并求解,会根据实际意义验证结果是否合理. 教学重点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 2、 解整式方程. 3、 验根 4、 写解. 一化二解三检验学生活动1: 学生回忆,共同回答.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复习分式方程的解法唤醒旧知,引出新课环节二: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师活动2: 例3 科学种植促丰收,我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某水稻种植基地引入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植株高、穗长粒多的巨型稻,选择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种植巨型稻和普通水稻,结果巨型稻收获16.8吨,普通水稻收获13.2吨,巨型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多收获3吨。这次种植试验,巨型稻和普通水稻的产量分别是每公顷多少吨 解:设巨型稻产量为每公顷x吨,则普通水稻产量为每公顷(x-3)吨。 由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x=14 经检验,x=14是所列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14-3=11(吨) 答:巨型稻产量是每公顷14吨,普通水稻产量是每公顷11吨。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在方法、步骤上基本相同,但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审清题意; (2)找:找出等量关系; (3)设:设出未知数(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4)列:用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5)解:解分式方程; (6)检:必须检验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7)答:写出答案. 例4 照相机成像应用了一个重要原理,即,其中f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表示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如果一架照相机f已固定,那么就要依靠调整u,v来使成像清晰。如果用焦距f=35mm的相机,拍摄离镜头的距离u=2m的花卉,成像清晰,那么拍摄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v大约是多少?(精确到0.1mm)? 解:由,得, 则 ∴v= 答: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约为35.6mm. 实际应用题中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利润问题: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 利润/进价 ×100%.学生活动2: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尝试回答 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 学生总结实际应用题中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的适算方法,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5.5分式方程(第2课时)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审清题意; (2)找:找出等量关系; (3)设:设出未知数(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4)列:用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5)解:解分式方程; (6)检:必须检验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7)答:写出答案.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货车行驶25km与小车行驶35km所用时间相同,已知小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20km,求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