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69040

7.3定义、命题、定理(含解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239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定义,命题,定理,解析,人教,七年级
  • cover
7.3定义、命题、定理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在同一个平面内两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C.连接A,B两点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直角都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B.如果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C.对顶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以下正确的命题共有(  ) ①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②经过平面上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可作3条直线;③射线OA与射线AO为同一射线;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必有3个交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要说明命题“若|a|>|b|,则a>b”是假命题,能举的一个反例是(  ) A.a=1,b=﹣2 B.a=2,b=1 C.a=4,b=﹣1 D.a=﹣3,b=﹣2 6.已知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如果a⊥b,b⊥c,那么a⊥c C.如果a⊥b,b⊥c,那么a∥c D.如果a⊥b,a∥c,那么b⊥c 7.能说明命题“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一定是锐角”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1=92°,∠2=40° B.∠1=89°,∠2=2° C.∠1=110°,∠2=30° D.∠1=103°,∠2=3° 8.要说明命题“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是假命题,能够作为反例的是(  ) A.1+3=4 B.﹣1+3=2 C.0+3=3 D.﹣1+(﹣3)=﹣4 9.下面四个k值,能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偶数k,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k=1 B.k=2 C.k=4 D.k=8 10.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若AB∥EF,则∠4=∠B B.若DE∥BC,则∠2=∠4 C.若∠1=∠B,则∠3=∠C D.若∠1=∠2,则∠2=∠4 二、填空题 11.命题“如果a∥b,b∥c,那么a∥c”是    命题(填“真”或“假”). 12.命题“同位角相等”的条件是    ,结论是    . 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    ,那么    . 14.用一组a,b的值说明命题:“若a2=b2,则a=b”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b=    . 15.“回文诗”即正念倒念都有意思,均成文章的诗,如:“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其意境与韵味读起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数学中也有这样一类数有这样的特征,即正读倒读都一样的自然数,我们称之为“回文数”,例如11,343等.下列几个命题: ①2222是“回文数”; ②所有两位数中,有9个“回文数”; ③所有三位数中,有81个“回文数”; ④任意四位数的“回文数”是11的倍数.其中,真命题有    .(填序号) 三、解答题 16.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请将此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2)请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证明过程. 17.已知如图,BC与DE相交于点O,给出下面三个论断:①∠B=∠E;②AB∥DE; ③BC∥EF.请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为条件,填入“题设”栏中;剩下的论断为结论, 填入“结论”栏中,使之成为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题设:已知:如图,BC与DE相交于点O,   ,   (填序号). 结论:   (填序号). 证明: 18.已知:如图,点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 (1)给出下列三个事项:①DF∥AE;②∠FDE=∠A;③DE∥BA.请你用其中两个事项作为条件,另一个事项作为结论,构造一个真命题,并给出证明; 条件:   ,结论:   .(填序号) 证明: (2)在(1)的条件下,若∠A=∠BDF=2∠EDC,求∠AFD的度数. 19.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