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69864
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等三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968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吉林省
,
期中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历史
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考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殉葬制度来源于殷商习俗的遗存,周朝建立 后,中原封国鲁、宋大多遵循礼乐制度,崇尚敬天保民、以人为本的思想。秦国国君进一步发展了殉葬制度 遭到批评,据此可推知,西周推行以人为本的礼乐制对中原王朝的影响远大于位处西部的秦国,故选C项 材料未涉及秦国等级秩序是否严密,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周朝各国遵循礼制的程度不同,而不是体现 周朝的礼制是否难以为继,故排除B项:根据孔子的生平时间(公元前551~前479年)可知,儒家文化在这一 时期尚未形成,故排除D项 2.A考查顾炎式的思想。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文学在天地间不应断绝的理由是阐明道理、记录政事 体察民情、乐于称赞别人的善行,同时他反对“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认为这些对己 有损,对人无益,即文学应服务于现实,故选A项。顾炎式并未否定需家伦理,而是对理学疏空之风的反思, 而经世思想是传统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故排除B项:顾炎武的言论中并未涉及“学术传承”,故排除C项:顾 炎武反对无稽之言和剿袭之说,认为文学应有益于现实,而非强调其世俗化,故排除D项。 3.A考查古代埃及文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早王朝时期,宗教崇拜传递着埃及人的人 生观和世界观,从第二王朝王名中出现“我的主人是太阳神”开始,到第四王朝国王哈夫拉自称是太阳神拉, 体现出君主借助宗教崇拜,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威,故选A项。国王自称自己是太阳神,并不能体现宗教崇拜 走向终结,而是借助宗教神化王权,故排除B项:材料休现的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并非相互制衡,故排除C 项:王名的更迭,并不是要传承神话故事,放排除D项 4.C考查古代印度文化。材料体现了古代印度文化在外传中不断地丰富了文化内涵,以相互交融的方式推进 文明演进,①说法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佛教寓言“三条鱼 的故事”传播范围涉及中亚、东南亚地区,说明古代印度文化的辐射区域相对广阔,③表述正确:佛教寓言“三 条鱼的故事”在外传过程中,主旨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说明佛教观念得到世俗文化的认可,②说法错误:材 料没有体现自然环境和文明之间的关系,④排除: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 5.D考查近代美洲殖民活动与文化冲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识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在北美大陆中的清 教徒在宜传基督教的自由权与美洲奴求主对财产权的捍卫引发了文化冲突,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不是文 化认同,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矛盾,故排除B项:“唯一手段”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顶: 6.A考查华工的遭遇。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华工在被贩运途中的遭遇,是极其痛苦的,故选 A项。材料只涉及入美的华工,并未反映“大规模海外移民”,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劳动力供需之 间的差距,无法体现其“劳动力极度匮乏”,放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清政府近代维权意识是否产生,故 排除D项 7.D考查中西文化交流。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瓷器成为西餐用具,并绘有皇冕徽章、狮狗、拉丁古文和阳历 年月等元素,这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再根据“国初教士”可知,这种交融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故选 D项。 朝贡贸易主要是指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故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休现清朝对外交往范围 的拓展,故排除B项:中外存在物质交流,但“中外审美意识趋同”不符合材料主旨,放排除C项 8.D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常账结余体现一个国家与外国包括因 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它商品与劳务所得及片面转移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22)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19张PPT)(2025-05-22)
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33张PPT)(2025-05-22)
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27张PPT)(2025-05-22)
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35张PPT)(2025-05-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