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5011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80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学年,纲要,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题组一 阿拉伯帝国 1.8世纪的一位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 A.解决粮食问题 B.经济利益驱使 C.传播伊斯兰教 D.传统商路受阻 2.[2024·广东佛山月考]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661—750年)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信伊斯兰教,许诺他们享受阿拉伯穆斯林的同等待遇,还规定凡官方文件、宗教用语、教育一律使用阿拉伯语。这些政策旨在( ) A.融合东西方文明成果 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 C.提高非阿拉伯裔地位 D.建立政教合一体制 3.[202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这一版本在中世纪的后期被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 A.世界领先且丰富多彩 B.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C.长于借鉴且少于创新 D.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题组二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4.[2024·内蒙古通辽月考]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被认为是贵族生命和财产的保护者,而贵族是苏丹的奴仆;苏丹是农民的“牧羊人”,农民则是苏丹圈养的“羊群”。这说明( ) A.苏丹成为凝聚社会的重要力量 B.苏丹的地位高于宗教领袖 C.苏丹是由各界共同推举产生的 D.苏丹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5.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之间主要的贸易路线,如大不里士至巴士拉的路线、黑海的商品和原料到达伊斯坦布尔的路线、也门和亚丁至印度的贸易路线,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据此可推知,当时奥斯曼帝国 ( ) A.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B.通过商路进行军事扩张 C.维护东西方贸易安全 D.阻碍了亚欧间贸易往来 题组三 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6.下图所示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泰姬陵,它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被泰戈尔称为“一滴爱的泪珠”。这种风格在印度受到推崇得益于 ( ) A.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B.马其顿人的扩张 C.婆罗门教发展为印度教 D.种姓制度的废除 7.[2024·江苏张家港月考] 在16世纪后半期,日本以氏姓贵族为统治者的社会体制已经面临严重危机;同时,16世纪末17世纪初东亚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些危机和变化的影响下,日本 ( ) A.推行大化改新 B.出现封君封臣 C.建立幕府政治 D.实行闭关锁国 8.[2024·湖南衡阳月考] 高丽成宗年间(981—997年),朝鲜引进了三省六部制,又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内史门下省,设中枢院与之对持文武二柄,两者合称“宰枢”,以内史门下省的副官(长官中书令为虚衔)门下侍中作为宰相。这表明高丽成宗时期( ) A.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B.朝鲜半岛基本实现统一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仿照唐宋制度进行改革 9.7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建立之初,在首都大马士革集中了许多学者进行翻译、研究工作,之后,多位哈里发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翻译活动,如欧麦尔二世命令马希尔朱韦西把一本用叙利亚文写的医学书籍译成阿拉伯文。这体现了当时阿拉伯帝国( ) A.医学成就低于同期主要文明 B.民众生活依赖外来文化 C.翻译活动成为学者主要工作 D.对学习先进文化的渴求 10.[202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 ( ) 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 B.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 C.促成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易错点1 不能正确认识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文明 11.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崛起,形成以西亚为中心的伊斯兰文明圈;南亚次大陆在长期征战和王朝更迭中,形成了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三教共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