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素养测评卷(七) 范围:第七单元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竞争日益激烈,欧洲列强彼此怀疑和相互敌视,担心输掉竞争就意味着本国的衰弱甚至灭亡。它们都把本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建立在削弱对手实力的基础上,信奉一种弱肉强食的普遍原则。这说明一战前列强矛盾加剧 ( ) A.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B.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使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 D.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脱节 2.[2024·河南开封期中]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材料反映了 ( ) A.英德矛盾日益尖锐并激化 B.商业利益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 C.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 D.英国试图用世界大战防止德国的竞争 3.[2023·北京东城区期末] 20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分享了关于一战研究的新视角。下表选取了其中四种新视角,据此判断其研究的分别是( ) 研究视角 主要观点 视角一 平等的脚步没有跟上自由的步伐;殖民主义的恶性膨胀 视角二 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法国推行霸权政策,两种大战略的差异导致协约国在战争初期合作但不紧密 视角三 1914年圣诞节,英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在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地区踢球 视角四 一战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提供契机 A.影响分析———有关事件———战时政策———起源探究 B.有关事件———起源探究———影响分析———战时政策 C.起源探究———战时政策———有关事件———影响分析 D.战时政策———影响分析———起源探究———有关事件 4.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体系( ) A.对战败国的严惩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B.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C.促使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D.忽略了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美国利益 5.[2024·江苏淮安月考] 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签署的《五国海军条约》中,美英为了换取日本同意战舰总吨位的限制,特别规定美英不得在菲律宾、关岛、中国香港及太平洋东经110°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这一规定 ( ) A.使日本实际拥有在东南亚海域的优势 B.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C.使中国回到了由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D.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6.1917年4月,列宁指出:“由于客观条件,现在对外政策提到了首要地位;新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是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府,是为了瓜分资本主义赃物,为了扼杀弱小民族而同英法等帝国主义强国勾结起来进行战争的政府。”这一认识 ( ) A.表明国内矛盾得到了解决 B.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政权 C.揭示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D.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7.[2024·福建福州八县月考] 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 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8.[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月考] 由于商品供应不足,政府取消了支付工资的做法,根据需要向城市工人分发生活用品。所有私人商业活动均被禁止;农民生产的超出其糊口之需的一切农产品统统由国家征购。苏俄政府实行的这一政策 ( ) A.集中有限力量保证了战争胜利 B.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