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8384

19.1.2 函数的图象(第二课时) 同步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15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9.1.2,2024--2025,八年级,人教,数学,初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1.2 函数的图象(第二课时) 同步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和v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则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 A.v=2m-2 B.v=m2-1 C.v=3m-3 D.v=m+1 2.太原市第 37 中学校 A 同学在新冠疫情期间,妈妈每天为其测量体温,为了较直观地了 解这位同学这个月的日期和每天体温的变化趋势,可选择的比较好的方法是( ) A.表格法 B.图象法 C.关系式法 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3.下面关于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变量如何随着自变量而变化 B.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自变量取的值与因变量的对应值 C.用公式法表示函数关系,可以方便地计算函数值 D.任何函数关系都可以用上述三种方法来表示 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与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的腰长均为4cm,且AB与MN都在直线上,开始时点B与点M重合.让正方形沿直线向右平移,直到A点与N点重合为止,设正方形与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MB的长度为x(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5.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E、D分别是AC,BC边的中点,点P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E,PD,PC,DE,设,图1中某条线段的长为y,若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1中的( )(提示:过点E、C、D作AB的垂线) A.线段PD B.线段PC C.线段DE D.线段PE 6.如图,在矩形中,,,点从起点出发,沿、逆时针方向向终点匀速运动.设点所走过路程为,则线段、与矩形的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与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7.某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不同高度下滑的时间,他们得到如表数据: 支撑物的高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小车下滑的时间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1.5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 B.随着逐渐升高,逐渐变小 C.每增加10,减小1.23s D.随着逐渐升高,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逐渐加快 二、填空题 8.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叫做 ,在利用图象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 方向的数轴(称为 )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 方向的数轴(称为 )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9.在地球表面的一定高度内,每升高1千米,温度下降.已知地面温度为,设高度为h千米时的温度是t,则t与h之间的关系是 10.某水池可蓄水1000吨,水池中原来有水400吨,现在以20吨/时的速度往里注水,则 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 11.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运动至点D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若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BCD的面积是 . 12.如图1,正方形的边上有一定点,连接.动点从正方形的顶点出发,沿着的方向以2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终点.图2是点运动时,的面积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图象,则的长度为 cm. 三、解答题 13.在高处让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落下,它下落的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t(秒) 1 2 3 4 5 落下路程s(米) 4.9×1 4.9×4 4.9×9 4.9×16 4.9×25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时间t与物体落下的路程s之间的关系; (2)算出当t=4.5秒时,物体落下的路程. 14.一根弹簧的长度为厘米,当弹簧受到千克的拉力时(不超过),弹簧的长度是(厘米),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拉力(千克) …… 弹簧的长度(厘米) …… (1)写出弹簧长度(厘米)关于拉力(千克)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拉力是千克,那么弹簧长度是多少厘米? (3)当拉力是多少时,弹簧长度是厘米? 15.李老师骑自行车到离家10千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