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9315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共65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12649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65张,课件,文化,社会,11课
  • cover
(课件网) 第11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标要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 目录 Part One. 经济的发展 Part Two. 社会的变化 Part Three. 儒学的复兴 Part Four. 文学艺术和科技 Part One 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轮作复种制:复种制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实行两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等,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产量:汉代,每个劳动力年产粮食4320斤。唐代一年生产粮食4806斤,宋代6231斤,比汉代提高了44%,唐代提高了30%。 ———《中国大通史·宋史》 南宋·耕获图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入仓 扬场 一 、经济的发展 1.农业 (2)经济作物:棉花在内地开始栽培,到了元朝得到大力推广。 南宋棉毯 (3)边疆地区的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元·耕种的农夫 西夏犁耕图 金·柜田图 一 、经济的发展 材料 两宋时期,传统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宋初从越南引进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蚕桑、蔬莱、漆树、花卉、果树、甘蔗)的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新变化:种植面积扩大,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引进优良品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出现。 影响: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品;推动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依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归纳两宋时期农业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变化及影响。 一 、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1)制瓷业:宋朝,五大名窑;元朝,青花瓷、釉里红 元·青花瓷 元·釉里红 宋代瓷窑分布图 一 、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2)矿冶业: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 南宋庄绰 “官卖石炭增二十余场,而天下市易务,炭皆官自卖。” ———《宋史食货志》 太原晋祠铁人 ①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一 、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3)印刷业: 藏书以宋刻为善,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用墨稀薄,虽著水湿,燥无湮(洇)迹,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矣。 ——— 叶德辉 印刷业的兴盛有赖于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条件的配合,所以印刷中心往往集中在造纸业发达、雕版材料易得、文人荟萃、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和书籍需求量大的地区。 ———《中国大历史》 宋朝印刷的鱼玄机诗集 泥活字板模型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一 、经济的发展 3.基层市场 材料一: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①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②打破了商业经营时间和坊市制度的限制。 思考:材料体现了商业的哪些变化? 一 、经济的发展 4.边境榷场贸易 材料一: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宋朝在宋辽榷场贸易中每年有四十余万的收入,以致每年给辽国缴纳的岁币(三十万)可以从榷场贸易中收回。 ———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思考:榷场互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特点:官方设置、政府经营。 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