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1159

6.3 第1课时 认识二氧化碳 同步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1695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时,认识,二氧化碳,同步,学案,答案
  • cover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 第1课时 认识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产生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火山喷发等。 消耗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溶解等。 易错易淆:CO2本身没有毒性,不能供给呼吸,但在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    、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    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基本性质:二氧化碳不能    ,一般也不    ,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用于检验CO2)。 光合作用: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  4.二氧化碳的用途 用  途:(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本身无毒,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    。 (2)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是一种环保型    剂,可用于人工降雨、食物储运、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 (3)农业生产中的    肥料。 (4)工业生产碳酸饮料、纯碱、化肥、医药产品等的重要原料。  探究一 碳循环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    。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CO2的消耗。请写出减少CO2排放的方式或途径:    。  探究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探究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是灭火英雄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我 C.全球气候变暖与我无关 D.固态时我是人工降雨的功臣 1.下列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A.闻气味 B.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振荡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2024·辽宁]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作燃料 B.参与光合作用 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D.制碳酸饮料 3.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CO2和O2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 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的大   1.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后,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墙壁反而潮湿,之后变得又干又硬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B.反应④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⑤⑥可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 D.反应⑦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3.食品保鲜常常用到干冰。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保鲜袋中的干冰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实验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Ⅰ:静置,烧杯内气球无明显现象 B.实验Ⅱ:加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