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2541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5296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期中,答案,试题,生物,考试
  • cover
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下)高2026届期中考试 生物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 4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生态位互补效应指的是不同物种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或者占据不同的生境来减少彼此之间的竞争压力,从而促进它们共同存在的现象。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的分带明显,这里生活着黄喉貂和黄山短尾猴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山短尾猴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用一些植食性昆虫。黄喉貂则是典型的食肉兽,其营养级大多高于黄山短尾猴。根据上述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 A.黄山短尾猴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三营养级 B.黄喉貂和黄山短尾猴的生态位存在互补效应 C.黄山短尾猴的觅食生境、生存活动范围比黄喉貂的宽 D.山脚到山顶,植物的垂直分带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放牧强度又称放牧压,是指单位草地面积在一定时间内放牧家畜的个数。如图表示某亚热带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初级生产量(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生物生产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或能量的总量)的变化。其中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随着放牧强度逐渐增强,牧草净初级生产量逐渐减少 B.据图推测,8月份不放牧草地的物质循环速率通常快于放牧草地 C. 5~10月最适放牧强度为G2,该放牧强度下6月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少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牧草净初级生产量中的能量 3. K=I/X是用于衡量不同生态系统分解者分解作用强度的常用指标(式中:K———分解强度,I———生态系统地面有机残落物年输入量,X———生态系统地面有机残落物年现存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热的热带雨林K值往往大于被水浸泡的沼泽区域 B.温带草地K值高于温带落叶林,可能是因为枯枝落叶比枯草更不易分解 C.式中的Ⅰ即为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年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部分 D.K值在不同生态系统的大小顺序为: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冻原 4.海棠素是一种可引起光敏性和皮肤刺激的化合物,可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某种植物通过分泌海棠素来避免多数动物的取食,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产生海棠素驱赶动物,空气是信道 B.利用人工合成的海棠素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循环 5.稳态转换是指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持续和突然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快速重组进入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其转换过程可用下图“球———杯模型”解释,小球位于“山顶”代表稳态转换的临界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稳态1转变为稳态2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发生变化 B.识别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临界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C.稳态转换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球———杯模型”也可以解释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变化,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 C.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有利于提高生物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D.荒漠化是目前全球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是完全由人为因素导致的 7.30年来,在各级政府、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库布其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为全球创造更多绿水青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