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4279

【核心素养】3.5.3 感觉的形成(二、听觉) (分层作业)--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2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7165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解析,原卷版,七下,生物,2024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诗句“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中,“听流泉”的感受器是(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神经 D.大脑皮层 【答案】A 【知识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 【分析】听觉形成的过程: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详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听流泉”的感受器是耳蜗,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航天员出征前进行大量的旋梯、转椅等训练以增强对眩晕的耐受能力。这些训练主要针对的结构是( ) A.小脑 B.大脑 C.前庭 D.听小骨 【答案】C 【知识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分析】耳的结构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详解】A.小脑主要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但它并不是直接针对眩晕感受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 B.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负责多种高级功能,包括感觉、运动、记忆等。然而,大脑并不是直接感受眩晕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 C.前庭位于内耳中,是人体感受平衡和位置变化的重要结构,也是感受眩晕的主要结构。航天员在进行旋梯、转椅等训练时,通过刺激前庭系统来增强对眩晕的耐受能力,C符合题意。 D.听小骨是内耳中的结构,主要负责声音的传导和放大,与眩晕感受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长时间佩戴大音量的蓝牙耳机,可能会导致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听力下降。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位于(  ) A.耳蜗 B.听觉中枢 C.听觉神经 D.外耳道 【答案】A 【知识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详解】A.耳蜗是内耳的一个重要结构,内部含有听觉感受器,即柯蒂氏器。这些感受器上分布着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它们能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因此,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的声音下,这些细胞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听力下降,A符合题意。 B.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但并非直接感受声波的部位,B不符合题意。 C.听觉神经是连接内耳和大脑的神经纤维,负责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听觉的形成。它本身并不包含对声波敏感的细胞,C不符合题意。 D.外耳道是声波进入耳内的通道,没有听觉感受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 ) A.震破外耳道 B.耳郭受损 C.损伤听小骨 D.震破鼓膜 【答案】D 【知识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 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详解】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