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5522

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小单元3 第1课时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操作程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日期:2025-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4031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2026届,工具,3份,练习,学案
    课时作业 1.大肠杆菌的质粒———环状DNA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共同组成核糖核苷酸 B.质粒中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DNA连接酶会使化学键④重新连接 D.若某种限制酶在质粒上只有一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则质粒被切为两个片段 2.(2023·重庆,12)某小组通过PCR[假设引物长度为8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如图),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TGCGCAGT-3′ B.步骤①所用的酶是SpeⅠ和CfoⅠ C.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至少获得了2个片段 D.酶切片段和载体连接时,可使用E.coli连接酶或T4连接酶 3.农杆菌Ti质粒上的T DNA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DNA中。研究者将下图中被侵染植物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T 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以此可确定T DNA插入的具体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子链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 A.PCR扩增依据的是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原理 B.进行PCR扩增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C.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D.通过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 DNA的插入位置 4.如图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部分过程,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总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3′端 B.在第三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有效扩增目的基因 D.从理论上推测,第三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占15/16 5.科研人员将寒带地区海鱼中的抗冻基因转入千禧果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抗冻千禧果。下图为培育过程中使用的Ti质粒示意图,其中Vir区的基因活化能促进T DNA的加工和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择限制酶Ⅱ和Ⅲ来切割质粒 B.利用PCR扩增抗冻基因,需提前检测抗冻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C.Vir区的基因活化促进抗冻基因整合到千禧果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可筛选出成功导入抗冻基因的千禧果细胞 6.科学家将常年生活在寒带的比目鱼中的抗冻基因转移到西红柿里,培育出了抗冻番茄,这种西红柿可以在冬季或较寒冷的地区种植,使得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红柿。如图为含抗冻基因的外源DNA和质粒DNA的有关信息,其中EcoRⅠ、BamHⅠ、SalⅠ、XhoⅠ均为限制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BamHⅠ和XhoⅠ分别切割抗冻基因和质粒 B.通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C.导入抗冻基因的番茄细胞能在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 D.可以将转基因番茄种在寒冷条件下,以便筛选出具有抗冻性状的番茄植株 7.(2023·广东,11)“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8.XhoⅠ和SalⅠ是两种限制酶,某段DNA上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用此两种酶分别处理该DNA片段一段时间,电泳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两种限制酶识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B.泳道①是使用SalⅠ处理后的酶切产物的电泳结果 C.图2中电泳移动速度最慢的是泳道②最上方的那条带 D.同时使用SalⅠ和XhoⅠ处理,酶切产物的电泳结果为7条条带 9.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