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 古诗词赏析 一.诗歌阅读(共20小题) 1.(2024 丰台区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田园乐【1】 王维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注释:【1】《田园乐》共七首,这组诗是王维隐居辋川时作。 (1)以下对三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三”前两句,描写诗人“采菱”“策杖”的日常活动。 B.“其六”前两句,描写辋川“桃红”“柳绿”的春日美景。 C.“其七”前两句,描写诗人流连于山泉林木间的情状。 D.“其七”后两句,描写诗人从早到晚不停劳作的辛苦。 (2)以下对三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三”后两句,以典故中的人物来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志趣。 B.“其六”前两句,注重炼字,“红”“绿”“含”“带”等词语生动形象。 C.“其六”后两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D.三首诗都是六言绝句,对仗工整,多方面展现田园之乐。 (3)苏轼评论王维的诗与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请你谈谈对这一特点的理解,并结合《田园乐》的具体诗句分析。 2.(2024 平谷区模拟)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秦观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①,吟鞭②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③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④。芦获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蘋。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注释:①蛩:蟋蟀。②吟鞭:本指诗人的马鞭,这里指行吟的诗人。③政:同“正”。④衡门:简陋的房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写词人过秦淮河时所见之景,勾勒出一幅天高地迥、凄清明净的秋色图,为后文状物抒情做铺垫。 B.“爱清景”句,写词人沉醉之余,且行且吟,听秋虫鸣叫,穿行于稀疏秋林之中,在清冷秋景中获得了慰藉。 C.“对触目”句,运用象征手法,虚实结合,极力渲染蓼花红,汀蘋翠,色彩丰富,满目皆悲,具有婉约风格。 D.“便无情”句,运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无情”更是“有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无法承受的悲苦。 (2)词的上片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简要赏析“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句的妙处。 3.(2024 顺义区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1】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2】汉使前。 莫遣行人【3】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释:【1】五原是唐帝国和敌人反复争夺、交战的边塞地区。诗人此时仕途不顺,作为幕僚随使者巡边,曾两次到过此地。【2】分流:春天泉流解冻,绿水分流。【3】行人:与上句的“汉使”都是诗人自指。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杨”句描写出一片春景,写当下所见边疆风景生机勃勃。 B.“几处”句,写悲怆的笳声与高悬的明月引发将士思乡之情。 C.“何人”句,写诗人挺身立于白云之下,仗剑御敌,保卫边疆。 D.“从来”句,写过去的惨景,边地苦寒,泉水冰封,道路坎坷。 (2)“关山”是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本诗中的“关山”代指边塞或战争生活,下列与本诗中“关山”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岁月易蹉跎,关山更重叠。(释文珦《怀友》)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C.戎马关山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