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十七 细菌、真菌和病毒(拔高训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1.小明同学在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后做出了如下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白色的气生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气生菌丝顶端有球状或放射状的结构 2.冬虫夏草的形成离不开真菌。这种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后使幼虫僵化死亡,形成“冬虫”。到了夏天,真菌再从虫体头部生长出棒状的菌体,形成“夏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菌能产生孢子,孢子可以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 B.真菌靠死亡幼虫体内的有机物生活 C.真菌和蝙蝠蛾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D.“夏草”细胞中有叶绿体 3.小明在做“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用无菌棉棒擦拭自己的手机屏幕,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发现甲菌落较大且呈黑色絮状,乙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菌菌落,乙是真菌菌落 B.接种后的培养基通常要高温灭菌后再进行培养 C.一个菌落是由多种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D.手机上未长出菌落说明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条件 4.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种类很多,如图为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没有细胞核 B.海洋中蓝细菌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 C.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微生物 D.蓝细菌可通过分裂进行生殖,条件适宜时分裂速度很快 5.人们常用泡菜坛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却会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 B.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乳酸菌数量上升 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 D.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乳酸菌繁殖有关 6.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利用病毒制作疫苗,预防疾病 B.饲养的猫、狗等宠物,可以不用注射狂犬病疫苗 C.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D.科学家通过病毒携带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7.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B.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C.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将牛奶变成酸奶,将蔬菜变成泡菜 D.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8.如图为几种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甲、乙、丙 B.甲、乙、丙都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 C.丁是噬菌体,是“细菌家族”中最小的 D.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9.为探究幽门螺杆菌、乳酸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并进行相应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对值并计算出平均值(炎症因子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杆菌和乳酸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B.除幽门螺杆菌外,其他因素也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的产生 C.由1、2组实验可知幽门螺杆菌能提高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 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出向胃内灌入乳酸菌无法减轻胃黏膜炎症 10.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C.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