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89963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83479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13课
,
香港
,
澳门
,
回归祖国
,
2024-2025
,
学年
(
课件网
)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 13 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清晰阐述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准确说出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者、内涵及重要意义。 详细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过程,以及回归后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提升归纳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新闻报道等,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史料分析法,展示香港、澳门问题相关的历史条约、“一国两制” 相关文件、回归时的影像资料等,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解读历史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如模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让学生深入理解回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锻炼合作探究与表达能力。 通过对比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的发展变化,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回归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盛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理解 “一国两制” 构想的伟大创举,树立对国家制度和政策的认同感,激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一国两制” 构想的内涵及其对香港、澳门回归的指导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过程和重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难点 理解 “一国两制” 构想如何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以及这一构想在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地区繁荣稳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必然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背景、“一国两制” 理论等核心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促进思维交流与碰撞。 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丰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利用影像、图片等创设情境,如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展示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澳门大三巴牌坊等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美丽的画面,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曲,你们能想到什么?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它们却曾离开祖国怀抱多年,后来是如何回归的呢?”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展示香港、澳门在地图上的位置,简单回顾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引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二)讲授新课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展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相关条约的图片和内容节选,讲解 1842 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 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 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 “新界”,租期 99 年。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以及香港与祖国分离的历史根源。 澳门问题:介绍 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之后逐步侵占澳门。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澳门被侵占的过程,强调澳门同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一国两制” 的构想 提出背景:讲解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 “一国两制” 构想。同时,香港和澳门问题也亟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第11课 古代日本 导学案(含解析)(2025-05-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