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中考化学预热模拟卷 【宁夏专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6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Mg-24 Si-28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风霜高洁 B.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 D.酿泉为酒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碳、氢、氨元素均属人体常量元素 B.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C.缺氟易产生龋齿,应多使用含氟的补剂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3.LED灯中使用了钇铝石榴石作为发光半导体材料。如图是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最外层有39个电子 C.元素符号为Y D.一个原子的质量为88.91g 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石墨质地很软,可用作电极 B.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作玻璃切割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 5.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取用药品 D.过滤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是纯净物 7.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I表面分解水后,再利用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Ⅱ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D.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为2:1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现象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试管内有氢气、氧气产生 试管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_打开弹簧夹,瓶内液面升至刻度1 结论 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9.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物质燃烧时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C.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A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 除去溶液中的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C 除去中的CO 点燃 D 鉴别铜锌合金和黄金 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11.某气体X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X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中出现浑浊现象,则X中一定含有 B.若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X中含有水蒸气 C.若D中固体变红,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X中一定含 D.若A、B装置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3分) 12.(4分)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涵盖了茶树栽培、茶具使用、饮茶方法等内容,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学专著。 (1)明代已存在用木炭除去泡茶用水中异味的方法,此法利用了木炭的_____性。 (2)品茶时常食用一些茶点,其中茶点饼干中的面粉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是 。 (3)泡制茶叶常常使用陶瓷茶具,陶瓷属于 (填“无机非金属”或“复合”)材料。 (4)揭开茶盖可闻到阵阵茶香,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