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4659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综合微评(一)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5-2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3678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综合,35张,课件,微评,性质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综合微评(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 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 B. 3p x 、3p y 、3p z 轨道上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 C. 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们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D. 钾原子的3p轨道的能量比2s轨道的高 解析:s轨道是球形的,是指电子云轮廓图,表示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 小,不是表示电子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3p x 、3p y 、3p z 属于同一能级上的原子轨 道,轨道上电子的能量相同,但轨道延伸方向不同,故B错误;根据“泡利原理”可 知,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相反,故C错误;钾原子的3p轨道的能量比2s轨 道的能量高,故D正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结构示意图中 x =4 B.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 该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 该原子结构中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电子 D 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一能层上只能排2个电子,故 x =2,最外能层有4个电 子,为Si元素,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A、B两项均错误;根据洪特 规则,该原子3p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应分占两个轨道且自旋相同,C项错误;该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了电子,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n 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 n -1)p电子的能量 B. 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 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 D. 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与电子的能量大小无关 解析: n 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 n -1)p电子的能量,A错误;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近的区域出现的概率大,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大,B错误;同一 原子中能层序数越大,能级能量越高,故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C错误; 同一能级的电子具有相同的能量,与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无关,与其自旋状态也无 关,D正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在K能层中,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B. 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 s2的基态原子所对应元素一定位于第ⅡA族 C. 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D. 焰色试验的原理是电子由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 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D 解析:K层只有1个s能级,有1条轨道,故A错误;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 s2的基 态原子所对应元素不一定位于第ⅡA族,例如He位于0族,故B错误;当s和p能级 不在同一能层时,p能级能量不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如4s>3p,故C错误;焰 色试验是某些金属元素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焰色 试验的原理是电子由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以 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基态氯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C. 基态24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44s2 D. 电负性:Cl>O>H 解析:基态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Ne]3s23p5,核外电子所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电 子云轮廓为哑铃形,故A正确;氯碱工业中阳极为惰性电极,而铁是活性电极,若用 铁作阳极,则铁失电子生成Fe2+,故B错误;基态24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 C错误;电负性: O>Cl,故D错误。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基态原子是指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 B. 3p2表示3p能级的两个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 C.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D.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