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学习目标:1.了解构造原理,熟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2.能 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第*页 研习任务一 构造原理 教材 认知 1. 构造原理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每 增加一个质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一个 电子,这个电子大多是按如图所示的 能级顺序填充的,填满一个能级再填 入下一个能级。 2. “能级交错”现象 当出现d轨道时,电子按 n s、( n -1)d、 n p的顺序在原子轨道上排布;当出 现f轨道时,电子按 n s、( n -2)f、( n -1)d、 n p的顺序在原子轨道上排 布。从第三能层开始,各能级不完全遵循能层顺序,产生了能级交错排列,即 产生“能级交错”现象。 探究 活动 [问题探讨] 1. 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能层:能级符号相同时,能层序数越大,电子能量越高;②能级:在同一能 层的不同能级中,s、p、d、f能级的能量依次升高;③在多电子原子中会发生能级交 错现象。 2. 在多电子原子中,不同能级能量高低有什么关系?1s与3d,3s与3d的能量高 低如何? 提示:相同能层上不同能级能量的高低为 n s< n p< n d< n f;不同能层上符号相同的 能级能量的高低为1s<2s<3s<4s。故1s<3d;3s<3d。 A. E (5s)> E (4f)> E (4s)> E (3d) B. E (3d)> E (4s)> E (3p)> E (3s) C. E (4s)< E (3s)< E (2s)< E (1s) D. E (5s)> E (4s)> E (4f)> E (3d) 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各能级填充的电子的能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1s、2s、2p、3s、 3p、4s、3d、4p、5s……,A项和D项正确顺序为 E (4f)> E (5s)> E (3d)> E (4s);对于不同能层的相同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其正确顺序为 E (4s)> E (3s)> E (2s)> E (1s),C项错误; E (3d)> E (4s)> E (3p) > E (3s)符合构造原理,B项正确。 B A. 硅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这一过程吸收能量 B. 硅原子由激发态转化为基态,这一过程释放能量 C. 硅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低于基态时的能量 D. 转化后的硅原子与基态磷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硅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这一过程吸收能量,则其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高 于基态时的能量,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转化后的硅原子与基态磷原子的电子 层结构不相同,因为基态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3,化学性质不相同,D 项错误。 A A. 原子核外电子填充3p、3d、4s能级的顺序一般为3p→4s→3d B. 某基态原子部分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3s24s2 C.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不一定是原子最外能层上的能级 D. 从第三能层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现象,即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与能层顺序不同 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判断,A项正确;根据构造原理可知,3s与4s能级之间还有3p能 级,B项错误;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不一定是原子最外能层上的能级,如某些过渡元 素,C项正确;从M能层开始,电子填入的顺序是3s→3p→4s→3d……与能层的顺序 不同,D项正确。 B 根据构造原理理解各能级的能量大小关系 (1)不同能层中的同种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例如,1s<2s<3s,2p< 3p<4p。 (2)同一能层中,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大小关系是 n s< n p< n d< n f……例如,第四 能层中4s<4p<4d<4f。 (3)从第三能层开始出现能级交错现象,能级交错的顺序即为能量由低到高的顺 序: Ens< E( n-2)f< E( n-1)d< Enp。例如, E4s< E3d、 E5s< E4d。 第*页 研习任务二 电子排布式 教材 认知 1. 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