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体育与健康 教师 林海华 年级 八年级 主题 篮球—比赛培养小组团队意识(二) 课型 复习课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八年级4班,本次课为第16次课,班级学生40,男20人,女20人。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篮球学习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虽然对篮球学习非常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对较枯燥的球性练习而言,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本次课采用激发兴趣、游戏比赛因素进行教学,分步分层推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材(内容)解析 八年级篮球技术以提高行进间绕杆运球、投篮等难度较大的技术运用能力。在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步提高传、接球动作的转缺席和运球时变换身体重心的能力,以及上下肢配合的协调性。篮球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篮球运动中,运球绕杆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中考考试项目,掌握并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运球技术是摆脱对方进行有效进攻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比赛能力,从而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对发展学生速度、协调性、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功能。 课时设计思想 根据“以健康第一,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练、赛”的教学基础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气氛;在本课的设计上,注重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上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线,以探究发现作为核心,做到全面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在练习、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能发展学生跑、跳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运球绕杆及篮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篮球水平及体质体能情况。 2.技能目标:学生可通过运球绕杆及篮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学好篮球技巧,及为体育中考做准备。 3.体能目标: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情感目标: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团结互助、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协调性的控制 难点:用力的程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 篮球球性教学,主要利用模仿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练习情况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和内容。通过自我纠正的学习形式,让自己更加有效的解决自己完成技术动作时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充分解决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讲解示范篮球运球绕杆基本技术,突出重难点,规定练习内容及形式,点拨鼓励。利用多媒体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资源与工具 校本教学资源库、中学体育教学资源库视频图片、网络、LED视频播放器、篮球、标志物等 教与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组织措施 设计意图 开始热身部分 热身、准备活动 教师:1.教师提出热身的内容和要求2.教师领操示范、提示动作要点3.组织学生练习 学生:1.学生认真听讲2.听老师口令统一进行3.热身过程中感受身体变化 队形:一路纵队,绕篮球场 队形: ♂♂♂♂♂ ♂♂♂♂♂ ♀♀♀♀♀ ♀♀♀♀♀ 要求:热身充分,动作到位 做好课堂准备,充分热身,防止受伤 学习提高部分 运球练习 教师: 1.教师讲解示范并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运球练习. 2.巡视与指导学生练习,为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3.学生示范,集体纠错。 4.加大难度,进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 学生: 1.学生认真听讲,在老师的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