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6557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8059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课,西汉,建立,文景之治,导学案,解析
  • cover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及性质,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2.知道西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及表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比秦亡汉兴,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重难点: 1.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2.难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知识梳理: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斗争,以刘邦的胜利告终。(成语“四面楚歌”) ★2.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称为西汉。刘邦是汉高祖。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 1.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2)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的破坏。 2.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 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鼓励生产) ④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轻徭薄赋,“十五税一”)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②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汉文帝以节俭著称)。 2.经济发展: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繁荣。 3.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西汉兴盛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注意休养生息,重视发展生产;统治者对外积极交往;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据《汉书·刑法志》记载,“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竭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招撤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现实统治的需要 B.秦法适应当时的形势 C.统治思想的变化 D.国家出现稳定的局面 2.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之后,汉初的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 ) A.依法治国政策 B.尊崇儒术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以德化民政策 3.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厉行节约的传统 C.盐铁专卖的实行 D.平抑物价的举措 4.汉文帝的霸陵考古发现,其陵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的器皿以陶制为主。这一发现说明汉文帝( ) A.以农为本 B.以德治国 C.提倡节俭 D.轻徭薄赋 5.汉初,统治者认识到“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下列举措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A.焚书坑儒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盐铁官营 D.尊崇儒术 6.汉文帝即皇帝之位后,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和刑罚,提倡节俭;景帝继续实行薄赋劝农政策,还下令“民半出田租,实行三十而税一”。他们“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大大增强了西汉的国力。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汉初思想家陆贾在《新语》说,舜治理天下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治理国家的意图,也没有忧虑天下的心情,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