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9355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河北冀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119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北省,期中,答案,PDF,试题,语文
  • cover
高一年级语文考试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代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品经贸的运营逻辑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传统商品经贸中,充当“中间商”的农 产品经纪人是重要的商品信息与商品实物的配置主体。该主体在经销产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加长了 产品的流通链条,增加了产品上市的间接成本,压缩了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收益。而随着“互联网”工具在 农业产销链中的深入应用,农产品经纪人的信息传递、产品储存、产品质量背书、物流配送、价格撮合等功 能被不断弱化。农村电商运营主体通过应用互联网交易工具、数据信息平台、社会化物流等资源,基本取 代了传统的农产品经纪人。 开展农村电商业务尚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农村电商业务的开展,对产品加工、产品质量把控、 产品储藏与运输、产品信息发布等相关公共基础设施依赖度较高,并且充当农村电商运营主体的农户、农 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不具备自建此类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 稀缺性与逐利性,“资本下乡难”现象普遍存在。缺少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相关社会资本进入乡 镇地区进行相关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的激励较弱。因此,肩负着提供公共产品与 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最适宜进行相关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主导构建农村电商全链条型 服务体系,并积极促成其与社会化企业提供的第三方服务相互合作,同时为农村电商运营主体提供系统 化、定制化、孵化式的基础服务,充当各农村电商运营主体的“强后台”,以便降低农村电商运营主体的运 营成本与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从而更有效地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扩大对周边农户 的带动作用和增收效应」 农户可直接向农村电商运营主体及全链条型服务体系出售自产农副产品与自身劳务,以提高家庭收 入。在政府职能部门和农村电商对农户的双重约束与技术支持下,农户的农副产品生产会更加标准化、 品质化,产品溢价与竞争力也将得以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电商将地方农副产品进行上行销售,可以 提高产品销量,并产生“示范效应”,刺激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农村电商定向供货,提高自身产能。其 产能的提高,必然带来对当地劳务雇佣量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对地方农户产生带动作用。在“知识溢出效 应”与“学习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周边农户会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字能力”与“电商素养”,积累自身人 力资本,进而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 (摘编自丁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何以破解农副产品产销困境》) 材料二: 研究表明,首先,电子商务显著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且促进效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 而增加。其次,电子商务促进了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其中电子商务对高度脱贫家庭的转移效应最 为显著,即高度脱贫家庭更容易通过电子商务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再次,市场环境越好越有利于提升电 子商务对“脱贫攻坚一乡村振兴”的转移效应。相比较乡镇与村级,市区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脱贫攻坚迈 向乡村振兴转移。最后,从三种资本视角揭示了电子商务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电子商 务,轻度脱贫家庭以人力资本为路径、中度脱贫家庭以社会资本为路径、高度脱贫家庭以物质资本为路径 能够显著迈入乡村振兴状态。因此,应建立统一开放的电子商务市场,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聚集 农村地区的加工、仓储、物流产业,打破多部门之间分割和区域封锁,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协调、相互配套 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基于此,电子商务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提供不同路径选择,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以电子商务 为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