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学府致远学校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类)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资源诅咒”的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平均资源丰富度 比全平均国多(%) GDP平均增速 比全国平均少(%) 矿产资源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4 0.02 能源资源 山西、云南、陕西、贵州、西藏、四川 5.68 0.11 森林资源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1496.59 0.27 耕地资源 黑龙江、吉林、云南、宁夏、西藏、甘肃、青海 66.24 0.56 1. 四种资源平均资源丰富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平均增速都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 A. 四川省 B. 云南省 C. 黑龙江省 D. 西藏自治区 2.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③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④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企业“出海”是指企业在海外展开国际化经营活动,大致等同于企业“走出去”。20世纪50年代至今,日本中小企业“出海”已有近70年历史。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日本中小企业逐步建立了全球产业布局,提升了国际分工地位。下图示意各时期日本中小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具体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20世纪90年代,日本中小企业在东亚和东南亚重点进行海外生产和投资,其主要目的是( ) A. 分散经营风险 B. 降低生产成本 C. 优化产业结构 D. 提升产品质量 4. 2010年以来,日本中小企业“出海”呈现新的重要方式是( ) A. 外贸出口 B. 海外委托加工 C. 跨境电商 D. 海外直接投资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相似系数高是中三角城市群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读“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略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城市群的突出特点是( ) A 城市群密度大 B. 城市开发空间广阔 C. 城市化水平高 D.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6. 中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邻近 B. 科技水平接近 C. 资源禀赋相似 D. 劳力成本相当 读下图,完成各题。 7. 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 拦沙蓄水 B. 发电灌溉 C. 防洪抗旱 D. 调节气候 8. 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B. 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C. 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 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10.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11.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长江上游流域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